“孝道式微”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孝道式微”的背后,是农村老龄化、独居老人增多、养老短板明显等问题突出,个别人价值观各异,或尽孝无心,或力不从心,当然也与行孝缺乏有效监督有关。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坚决扛牢道德建设责任,引领树立孝老爱亲新风尚。
古人尊崇“百善孝为先”,信奉“人之行,莫大于孝”,这在今天仍然需要我们奉为圭臬。
近年来,方山县推出一系列措施厚植好人沃土,不断深化“好人文化”建设,截至目前,已涌现出2位“中国好人”,3位“山西好人”,3个全国“五好家庭”和2个“最美家庭”,2个山西“五好家庭”,17个吕梁市“道德模范”和17个“最美家庭”,“好人文化”日益深入人心,激励人心,温暖人心。积翠镇石湾村的李月生从23岁起先后义务赡养了25位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并亲自为他们料理后事,让德孝之光照亮了老人们的心田。
但基层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在提倡孝老爱亲,让群众真正成为新风尚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村规民约需完善的同时,也要对不赡养老人、虐待父母等行为加大惩处力度,立法要跟上,要努力提高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呢?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产业兴旺也要乡风文明,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惟其如此,才能孝老爱亲,让农村老人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境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