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笑 通讯员 张仁颉)清晨八点,交口县水头镇温馨社区网格员正像往常一样巡查楼栋,当看到重点住户窗帘准时拉开时,巡查人员随即在日志上做好记录。这看似平常的“窗帘打卡”,正是该镇积极实施“窗帘行动”守护全镇独居老人安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水头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足辖区实际探索开展“窗帘行动”,将窗帘开合的细微动态转化为守护老年独居群体的“安全密码”,让基层治理的精度可感、民生服务的温度可触。
三级党建网格织就“防护网”。该镇着力构建“镇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三级穿透式党建网格,党员骨干化身“网格红管家”包联网格单元,创新推出“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红色重点户由党员突击队24小时响应;黄色关注户纳入“党员责任田”每日双巡;绿色普通户由楼栋党小组每周走访。同时由县红十字会牵头,组织社区党员先锋队与红十字志愿者签订帮扶协议,为老人定制包含窗帘标识、急救手册的“暖心工具包”,生动诠释“支部建在民需处、党旗飘在服务中”的治理逻辑。
党群共治编织“暖心链”。温馨社区党委推行“党员带头+时间银行”机制,老党员服务高龄老人,以“时间资产”兑换养老服务,带动800余名居民加入“低龄助高龄”互助链。温馨社区、新华社区在微网格设立的“党员先锋岗”将“窗帘行动”与民生服务结合,党员网格员在每日巡检窗帘时同步收集老人“微心愿”,累计收集解决代购药品、家电维修等民生小事20余件。
制度创新夯实“长效基”。该镇党委将“窗帘行动”纳入“书记领办工程”,建立“走访收集问题—支部研判领题—党员挂牌解题—群众评价结题”闭环机制。通过23条群众建议计划打造老年食堂、社区学堂等民生项目,让治理创新在制度轨道上持续发力,形成“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项机制、惠及一方群众”的治理效应。
窗里窗外,一帘之约。水头镇用党建红绳串联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党旗化作守护民生的温暖屏障,在精准服务与制度保障中,写就新时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