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广告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

文水县知远中学打造“AI实验校”新标杆

4月21日,山西省文水县知远中学迎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座谈会。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与该校正式启动共建“人工智能实验校”项目,标志着这个吕梁地区的县级中学将率先开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篇章。

政企学研齐聚 共绘AI教育蓝图

文水县知远中学是由企业家武崇贵先生于2021年创办的一所寄宿制民办初级中学。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90人,教职工67人。学校采用不超30人小班制教学模式,着眼于打造文水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文水人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为外来人员随读子女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创校三年来,学校基本实现了三年发展规划的“满意学校”目标,且正朝着六年发展规划的吕梁名校挺进。面对数字化时代潮流,学校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计划建立AⅠ自学室、智能化课堂实验班,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把人工智能融入到知远中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这次政企共建“人工智能实验校”座谈会,拉开人工智能融入知远中学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序幕!

当天上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郝建新率领的专家团队与文水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守国等领导一同参观了知远中学校园。整洁的校舍、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师生们饱满的精神状态,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后举行了座谈会,知远中学董事长武崇贵表示:“人工智能与我校‘尊重个性、开发潜力’的理念高度契合,这场合作将是文水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校长成晋有详细介绍了学校“知行合一,远见卓识”的办学理念,并坦言当前教育痛点:“传统课堂难以实现因材施教,而AI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

AI技术破解教育难题

专家团队现场展示了AI教育的最新成果。北京润尼尔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研究院副院长卫咏梅演示了AI系统如何实时分析学生答题轨迹,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副秘书长李建军介绍:“通过虚拟实验室、跨学科融合课程,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山区学生同步调用优质教育资源库。AI系统让每个孩子都该拥有专属的‘AI学习导航仪’!AI系统实时分析学生思维轨迹,定制学习路径;虚拟教师24小时答疑,让“因材施教”从理想变为现实。这与知远中学“给每一个孩子辅导、让每一个孩子进步”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将助力学校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面对学生“AI会否取代老师”的疑问,专家们明确表示:“AI是‘超级教辅’,而教师永远是灵魂的引路人。”这一观点得到了在场师生的广泛认同。

多方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文水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守国表示,此次实地参观知远中学,感受到学校优良的校风与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引入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视野,更能开辟多元升学渠道。县委将从政策、资源调配等多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确保合作方案细化落地。希望文水太原商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助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文水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新路径,打造可推广的优质教育样板。

文水太原商会副会长李强以企业家的务实视角承诺:“商会将搭建资源平台,让最前沿的AI技术走进校园实验室。”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副会长郝建新提出了“三维融合”战略:课程融合、师资融合和评价融合。协会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知远中学共建高标准人工智能实验基地,推动相关课程落地。

师生体验 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数学教研组组长李妍老师分享了初步试用AI系统的体验:“过去讲课需要重复多遍,现在AI根据错误率自动推送微课,课堂效率提升了40%。”高二学生张明则展示了AI学习终端的使用效果:“系统能识别我的优势学科和薄弱环节,提供针对性训练,就像有个24小时在线的个性化家教。”

三年规划打造县域教育样板

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实施:2025年建成2个AI示范班级,完成教师全员培训;2026年推广至全校,申报省级课题;2027年输出“知远经验”,举办全国县域AI教育论坛。

“我们不仅要培养高分考生,更要培养能驾驭AI工具的终身学习者。”成晋有校长表示,未来知远中学将努力成为开放的教育创新工场,为吕梁地区乃至全省的AI教育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行,不仅为文水县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县域中学如何借力人工智能实现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开辟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