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交城县

织密防火网络 提升防范应急能力

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护林防火常牢记,青山绿水永相依”。今年,交城县气候干旱少雨,大风天气频繁,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交城县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相关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在资金投入、队伍建设、火源管控、统筹协调等方面发力,全面构建防火网络,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范与应急处置能力。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防火设施。该县投资80万元新建大型祭坛5处,已全部投入使用;当前全县设立集中祭祀祭坛297个,已实现镇村全覆盖。投资520万元完成天宁镇寨上片区19.59公里防火通道改造项目,已全线贯通。安排防火专项经费220万元,用于县乡两级防火物资储备及森林火灾防控经费。

扩充防火队伍,夯实人力保障。目前交城县设有5支防灭火队伍。具体为:林长制队伍566人,开展常态化巡防;乡镇应急队伍106人,日常不间断巡护巡查;乡镇及林场半专业防灭火队伍683人,由乡镇及林场整装训练、全县统一调用;企业半专业灭火队伍300人,作为后续补充力量备用;森林消防专业队73人,全部集中食宿、24小时待命,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严格用火管控,筑牢安全防线。该县设立检查站210个,对131名在村“五类”重点人群全天候实行“双监管”,坚决防范野外用火行为。特别是加强林区施工活动监管,落实林区施工日常报备报检制度,野外施工作业用火得到有效管控。

注重统筹协调,凝聚防火合力。该县召开常务会、警示约谈会各2次,森防指召开5次调度会,层层签订314份管护责任书、965份农户承诺书,压实各级防火责任。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大联防,推进移风易俗,借助村规民约的力量,营造全民参与、齐心防火的良好氛围。

交城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