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保电“不打烊” 守护“万家明”

——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打响节日“光明保卫战”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通 讯 员 毋笑蓉

“这‘电子眼’比人眼更敏锐!”4月29日,武子博轻抚着刚申领的红外测温仪说道。在供电所老师傅的指导下,三台设备对全村配电线路展开地毯式扫描。队员郭小兵挎着绝缘工具包,逐基杆塔校验接地装置;靳园园手持红外测温仪,捕捉导线细微放电声。

“0.1℃的温差可能就是隐患。”武子博紧盯屏幕上的热成像图谱,在笔记本上标注出多处过热点。

“五一”假期,当亲友团聚的欢笑声与家电运转声交织,段村用电负荷较平日激增45%。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长武子博立即协调当地供电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与队员郭小兵、靳园园组成“保电突击队”,以村域电网为阵地,以1304户村民的用电安全为己任,在节日期间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光明保卫战”。

4月30日清晨,“保电突击队”兵分多路展开行动。武子博和供电所的老师傅们组成监测小组,他们手持接地电阻测试仪,分头对段村的所有避雷针接地装置进行系统性检查,确保雷雨季节防护可靠;郭小兵躬身钻进柴垛夹缝,修复被虫鼠咬伤的绝缘层;靳园园则挨家挨户检查用电安全。

“线头外露容易触电,我给您加个防护套。”在留守老人王大嫂家,他们细心更换了氧化发黑的闸刀。老人捧着新装的安全插座感慨:“这灯一亮,屋里顿时亮堂多了!”

“家家电器全开,线路就像血管,咱们要防‘血栓’。”靳园园指着村口变压器解释道。针对用电高峰,驻村工作队创新采用“分时巡检”机制:午间重点检查厨房线路,傍晚监测空调负荷,深夜排查充电桩过热。在养殖大户张大爷家,他们加装了智能断路器。“去年“五一”跳闸损失不小,今年终于可以安心了!”张大爷对新设备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武子博与供电所师傅们一起整理巡检台账。郭小兵擦拭着工具笑言:“这个‘五一’过得充实!”靳园园翻看着村民发来的感谢视频——灯火通明的院子里,孩童嬉戏玩耍,老人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这些年轻人,把电管得比自家的事还上心!”

当城市霓虹与乡村灯火交相辉映,这支队伍仍在坚守岗位。武子博的手机突然响起——监测平台显示村东头电压出现波动。“走,再去看看!”队员们立即拿起工具奔赴现场。在璀璨的灯火中,他们的身影与电力设施融为一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