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中午吃熬土豆大米,还有炒鸡蛋、豆腐菜!”岚县东村镇丁字坪村日间照料中心里,工作人员的吆喝声刚落,78岁的张鸡换老人就乐呵呵地捧着饭碗坐在窗边,热气腾腾的饭菜让皱纹里都盛满笑意。
近年来,岚县把农村养老服务作为民生实事的“重头戏”,78所覆盖9个乡镇的日间照料中心,正成为2000余名留守老人的“幸福驿站”。
走进岚城镇圪达底村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室里象棋“楚河汉界”激战正酣,几位老人围坐桌前切磋扑克技艺,健身器材旁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这里既是食堂,更是老年人独有的‘欢乐园’!”圪达底村党支部书记程艳军道出初衷,“每天为孤寡、空巢老人备上热乎饭,再给老人们搭个唠嗑解闷的地儿,在外打拼的孩子们能安心闯事业。”
在丁字坪村,25位老人组成了“固定饭搭子”,其中不乏九旬高龄者。每天开饭前,工作人员都会仔细清点人数,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格外关照。“莜面、蒸馍、包子换着花样给我们做,逢年过节还能炒几个可口的菜改善伙食。”张鸡换的老伴感慨,“儿女再孝顺,也难天天给我们做饭,这里顿顿热乎、顿顿新鲜!”
今年72岁的李黄则曾是丁字坪村里的“凑合族”。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她独自生活时常常冷饭对付。如今在照料中心,荤素搭配的营养餐每天不重样,饭后还能和老邻居们下棋、看电视。“腿疼做饭不方便,现在有人管吃管乐,孩子们在外也踏实。”老人的话语里满是幸福感。
“养老服务做实了,乡村振兴就有了温度。”丁字坪村支书助理郭文超算了笔账:照料中心既减轻了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让他们能专心投入生产建设;又通过专业化服务,让老年人吃得好、过得乐,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从灶台烟火到棋牌欢笑,从“吃饭难”到“享老乐”,岚县78所日间照料中心正编织起一张温暖的养老服务网。这些“家门口的幸福食堂”,不仅盛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更承载着农村留守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最动人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