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安全特刊

“电驴”畅行指南

电动车安全隐患莫忽视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作为短途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因轻便、便宜等诸多优点深受大家的喜欢。但是这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近年来,小区内电动车的充电难问题给居民带来困扰,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内部,因为充电设施不完善,部分居民直接从家里私拉电线到楼道、楼下进行“飞线”充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市区某小区内,几乎每一栋单元内都有电动车存放。这些电动车堵塞楼道使得逃生通道狭窄难行,楼体外部还可见乱拉的电线在半空中日晒雨淋,长长的电线甩在楼体外俨然是夺命的“导火线”。一旦电池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为图方便,部分居民直接从家里私拉电线到楼道进行飞线充电,我们正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设立集中充电区。”小区物业负责人说。

除了飞线充电、入户充电,非法改装电动车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一些人觉得电动车动力不够,就通过解除限速、更换高电压电池等手段,将电动自行车改造成速度堪比机动车的交通工具。改装后的电动车速度快了,但也成了“夺命车”,埋下了一系列严重的安全隐患。

据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电动车原厂车经过试验设计等工序,安全性能有保障。而市面上改装大功率的电动车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车速)和电机,很难保证与原厂电动车相关设计标准匹配,同时电动车功率加大,无形中也给电动车线路安全埋下隐患,极易引起自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为了方便,在电动车上加装雨篷或遮阳伞,这也有安全隐患,不仅可能剐蹭行人,还可能在事故中造成致命伤害。”交管部门提醒广大电动车车主,非法改装不仅违法,更会带来电池、电机、电路等不稳定因素,增加火灾风险、行车事故和刹车失灵等安全隐患。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广大车主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拒绝非法改装,确保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