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韩笑
有人不等高压锅完全泄压就急于开盖,对着喷气孔徒手拆卸限压阀,蒸汽裹挟着高温汤汁瞬间喷涌而出;有人嫌佩戴绝缘手套麻烦,湿着手去插拔电熨斗的插头,却被突如其来的电流狠狠“咬”了一口;还有退休老人照着视频教程,在阳台用台锯切割木料,却把电源线缠在了转动的锯轴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疏忽,实则是安全意识淡薄的体现。很多人总抱着“这次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却不知每一次违规操作,都在无形之中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不久前,家住离石区罗马世家小区的张阿姨发现客厅顶灯熄灭,想着赶紧换灯泡做饭。她从储藏室搬出梯子,看到光滑的大理石地面时,虽犹豫过是否找防滑垫,但转念觉得“就换个灯泡,应该没事儿”,便直接架起梯子。当她爬到第三级时,梯子因地面打滑突然侧滑,张阿姨连人带梯摔倒,右腿传来钻心剧痛,当场无法动弹。家人送医后诊断为右胫骨平台骨折,需要手术。她卧床休养两个多月,不仅要忍受康复痛苦,还需家人轮流照料。事后张阿姨懊悔不已:“不该存侥幸心理,这样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侥幸心理的产生,往往源于人们对风险的低估和对自身经验的过度自信。殊不知,意外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一次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安全生产月的意义,正是要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摒弃侥幸心理,将安全意识深植于内心。在行动上,从检查电工具的电源线是否破损,到确保燃气设备的通风环境;从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到定期维护保养,每个细节都是一道安全防线。同时,还应主动学习安全知识,了解各类家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自身的安全技能。
当“人人讲安全”成为习惯,“个个会应急”化作本能,我们才能让家用工具真正服务于生活,而不是成为威胁安全的“隐形炸弹”。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只有时刻保持警惕,重视每一个安全细节,才能守护好家庭的幸福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