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政教

从“跑断腿”到“零距离”

——市行政审批局教师资格认定服务获群众点赞

□ 本报记者 刘丽霞

“您好,请问在读研究生能不能提前认定教师资格呢?”“可以申请认定,但是需要用取得的本科学历进行认定。”……近日,市行政审批局主动作为,联合吕梁学院和当地医院推出“三方联动服务”,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指导:审批局工作人员现场解读教师资格认定政策细节,医院专家讲解体检要求及注意事项,学校则负责收集学生问题并协调答疑,确保从政策理解到体检准备全程清晰明了。

据悉,我市紧跟国家“放管服”改革步伐,开通全流程网上办理服务。“以前办理教师资格认定,得专门请假去现场,还要带一堆纸质材料,特别麻烦。现在全程网上办理,在家就能搞定,方便多了!”市民张女士对改革后的服务赞不绝口。

认定现场,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还开设了现场“小课堂”。当申请人对材料准备或认定流程有疑问,工作人员便会耐心解答。“我们会反复提醒大家注意材料细节,比如身份证有效期、学历证明的核验要求等,还会分享实际案例,让大家印象深刻。”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表示,以前,高校学生面对教师资格认定常常感到困惑,不清楚认定流程、不了解材料要求、对政策标准如学历门槛、普通话等级存在疑问,往往不知从何下手。现在,像这样的问题都能当场解决,方便又高效。

“以前,申请人要是材料没带齐,哪怕是不太重要的材料,都得来回跑,特别折腾。现在我市推出容缺后补机制,非关键材料暂时没有的话,写个书面承诺,在规定时间补上,认定工作就能继续推进。”市行政审批局教资认定负责人李林超告诉记者,“我们还会通过电话、短信提醒申请人补材料,确保按时完成认定。当认定结束后,邮政部门会提供证书邮寄服务。申请人不用专门去领证书,在家就能收到,真正实现了便捷服务。”

这些便民举措的背后,是市行政审批局以党建引领业务创新的成果。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窗口,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用心为群众办实事。在制定政策时,党组深入调研,广泛收集申请人、教育机构等各方意见,确保政策符合实际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在执行过程中,党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在各个关键环节开展全程监督。针对容缺后补机制、委托代办服务等创新举措,重点监督执行过程,防止出现拖延办理等不良行为,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教师资格认定服务的优化,不仅切实提升了办事效率,更体现了政府部门为民办实事的决心。未来,随着更多优秀教师的加入,相信我市教育事业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