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以红促绿 以红兴产 以红育人

吕梁学院与兴县开启六大领域协同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红色资源驱动校地合作。6月24日,吕梁学院与兴县举行晋绥红色文化研究合作交流会,双方以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为核心,签署涵盖六大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校地深度融合发展新征程。此次合作不仅为晋绥红色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更探索出革命老区资源转化与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兴县作为晋绥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拥有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大量红色遗址,留存珍贵历史文献超万件。吕梁学院长期深耕晋绥学研究,组建了跨学科研究团队,搭建晋绥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学术平台,在红色文化挖掘、整理与理论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双方立足资源与学术优势互补,将合作目标锚定在“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校地合作‘实起来’”。

在此次交流会上,双方未来将围绕六方面展开合作:共建晋绥文化研学基地,组建跨学科团队梳理兴县红色遗址与革命文物历史脉络;构建兴县杂粮高校供应基地,以“产地直供+校园直销”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与高校优质食材供应;搭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定向培养兴县经济、文旅等领域急需人才;打造吕梁精神传承创新基地,解决红色文化宣讲、文旅解说等短板;设立优质生源基地,建立常态化招生合作机制,为兴县储备发展人才;联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利用当地资源推进思政课建设,培育精品课程。

“校地合作不是简单的资源对接,而是通过红色文化的活化利用,实现历史价值与现实发展的有机融合。”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高校智力资源,当地计划将红色文化融入产业升级、人才培育、教育创新等领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吕梁学院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项目为抓手,组建专项工作组,确保合作内容落地见效,打造校地协同发展的“红色样板”。

此次合作打破传统校地合作单一模式,通过红色资源串联文化传承、产业振兴、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发展,为革命老区探索出一条“以红促绿、以红兴产、以红育人”的特色发展路径,为全国校地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