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

技术融合创新助推电力业务智能化升级

本报讯 (记者 张娟娟 通讯员 成子豪) 近年来,国网吕梁供电公司依托“光明大模型+流程机器人”技术融合创新,直击营销七大专业领域核心痛点,推动传统业务模式向智能商能转型,为电力服务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合同起草,从“人工撰写”到“智能智造”。曾几何时,高压供用电合同起草是让业务人员头疼的“老大难”——人工逐字撰写效率低下,条款校核稍不留意就会出错。如今,客服中心创新应用“光明大模型”的应用彻底改写这一局面。系统自动填充合同模板,精准适配最新电价政策,同步完成法务条款交叉校验,短短数秒便能生成标准化合同文本。在竣工报验环节,智能系统化身“火眼金睛”,实时比对人工填报数据与系统档案,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触发预警,将法律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自该技术应用以来,营销档案异常率显著下降,正朝着“零异常”目标全速迈进。

核算退补,从“分散人工”到“精准智控”。传统电费退补核算依赖人工,存在数据来源分散、预测精准度不足等痛点。客服中心通过技术融合实现突破:流程机器人自动抓取市场化系统多源数据,快速生成标准化退补方案;依托“光明大模型”深度挖掘历史数据规律,精准预测下月退补电量电费,为资金动态调度提供数据支撑,让核算退补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驱”。

线损治理,从“滞后响应”到“实时智防”。针对线损指标数据滞后、监控时效性不足的短板,客服中心打造“技术组合拳”:通过“流程机器人+2.0采集系统”深度联动,实现失压、失流等异常数据的分钟级筛查与责任人邮箱自动推送,处理响应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90%,推动线损治理从“被动排查”向“主动预警”升级。

营销审计,从“人工查纠”到“智能清零”。依托大模型的强逻辑判断与海量数据处理优势,客服中心创新构建营销审计智能体系:系统自动穿透营销业务系统关键节点,实时标记异常数据并触发整改流程;同步生成标准化修正建议清单,推动问题整改从“被动查纠”向“主动清零”转变,助力实现问题“清仓见底”。

“我们将持续深化‘光明大模型+流程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在营销全专业领域推进‘流程智能+感知智能’双轮驱动,着力打造‘全业务AI化’标杆典范。”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客服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输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吕梁方案”,为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