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三是我们吕梁一位传奇式的抗日民族英雄,1956年,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上映,影片中智勇双全、威震敌胆的主人公的原型就是蒋三。这部电影的编剧之一马烽,也是我们吕梁孝义人。
蒋三是汾阳县唐兴庄人,原名蒋万寿。1938年初,日军侵占汾阳后,26岁的蒋三目睹日寇暴行,愤恨难平,便参加了县游击大队。他带领游击队员在汾阳、文水和平遥一带,埋地雷、撬铁道、剪电线、伏击小股敌人,狠狠地打击“日本鬼子”。蒋三为人正直,性格刚毅,嫉恶如仇,对“鬼子”和汉奸恨之入骨,他练过武术,几个壮小伙子也不是他的对手,他又有一手好枪法,更兼机智勇敢,打“鬼子”,惩罚汉奸,屡战屡胜。因此“鬼子”、汉奸提起蒋三,没有不害怕的。汾州大地上,至今还流传着许多蒋三打“鬼子”、杀汉奸的传奇故事。
1938年4月的一天,汉奸程玉茂、赵清义窜到唐兴庄,叫嚣着要抓捕蒋三,在村中大摇大摆,不可一世。蒋三正好在村子里,拒绝了大家劝他先躲开的建议。他等两个汉奸快来到身边的时候,猛然站出来,大喝一声:“我就是蒋三!”这俩汉奸登时吓得面如土色,连枪也忘了拔,扔下自行车就跑。蒋三在背后拔枪追击,一枪就击毙程玉茂。赵清义跑得快,捡了一条狗命,回到日军据点,报告说蒋三在村子里。日军连忙调集大批人马包围了唐兴庄,然而,这个时候,蒋三和游击队早就安全转移了。
在1941年到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蒋三多次为八路军筹集并护送米面、猪肉、布匹、棉花、染料、药品、布鞋等军需物资。有一次,蒋三筹集了一批支前物资,准备送到根据地。他刚回村不久,就有一股日军突然包围了唐兴庄,挨门挨户进行搜查,并向群众逼问蒋三的下落。躲在破草棚观察敌人动向的蒋三,看到这种情形,怕被敌人发现后连累乡亲,就离开草棚,向村西龙王庙转移。
蒋三刚潜伏到龙王庙前,就被伪村长王立勤和一个汉奸发现了。两个汉奸叫喊道:“蒋三,蒋三,快抓住他!”跟着追了上来。蒋三大步流星,飞快地跑进龙王庙,纵身一跃,攀上戏台柱子,顺着天花板气孔钻进戏台的顶棚。正好有两只归巢的野鸽子欲展翅飞走,蒋三眼疾手快,将它们一把攥在手里,随后躲在漆黑的顶棚角落,监视着外面的动静。两个汉奸追进戏台,找不着蒋三,想起蒋三百步穿杨的枪法,吓得急忙跑到外面,赶着去向“鬼子”告密。
日军小队长听了报告,带人围住戏台,四处搜索,没有找到蒋三,很生气,骂道:“不守住庙,全跑回来,蒋三不会乘机逃跑吗。”王立勤不死心,说是不是在顶棚上。狡猾的日军小队长命令机枪朝顶棚开火。随着枪声,一对鸽子顺着气孔飞了出来。日军小队长大骂道:“‘八格牙鲁’,鸽子的飞出来,蒋三的没有。”说着给王立勤两个耳光,灰溜溜地走了。他们一走,蒋三飞身从顶棚跃下,乘着夜色,安全离去。
在汾阳城东一带,有三个死心塌地给“鬼子”充当走狗的民族败类,这三人狼狈为奸,多次带领日伪军残害抗日干部,祸害乡亲。广大群众恨透了这三个狗汉奸,称他们是“三根筋”。蒋三和游击队员们伏击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决定用计。有一天,蒋三写了一封密信,内称:“……三同志,最近搞出的三箱子弹和八支步枪,已经安全收到,我代表平川游击队表示谢意,望你们注意隐蔽,多为抗日救亡做贡献!”署名是蒋三。几天以后,这封信转送到日军山口司令的桌子上,山口疑惑地走来走去,不太相信这是真的。但是暗中派人监视这几个汉奸的行动。过了几天,蒋三又写了第二封密信:“……三同志,前去一信,想已收到。今接上级指示,需要尽快摸清“鬼子”大营盘的兵力和布防情况……”这封信当然也很快被日军“查获”。这下,山口气得暴跳如雷,当即下令,把这“三根筋”给刀劈了。
在日伪军统治的裴会据点中,有一个坏得出了名的汉奸地头蛇,叫王林甫,凭借其弟弟的势力,当上了伪自卫团团长,勾结日军与抗日军民为敌,在其管辖的40多个村庄里,欺压百姓,为虎作伥,多次带领日军杀害我抗日干部。蒋三决定除掉这个汉奸,1941年4月的一天,游击队侦察到王林甫晚上在裴会镇的六合园饭店玩乐,便决定虎穴锄奸。当天傍晚,蒋三带领游击队员,摸进六合园饭店。
此时,饭店里灯火通明,蒋三和战友们来到窗子底下,戳开窗户纸往里一看,只见王林甫正和一帮汉奸吆五喝六,玩得忘乎所以。蒋三将门一脚踢开,冲入屋内,大喊一声“不许动”。一帮汉奸望着黑洞洞的枪口,都吓得跪下来求饶“三爷爷饶命,三爷爷饶命”。狡猾的王林甫扑向桌子想吹灭蜡烛,蒋三眼疾手快,抬手一枪,打死了王林甫。
蒋三神出鬼没,痛击日伪军,令敌人既怕又恨,他们设下了一个恶毒的圈套。1942年7月18日黎明,一股日伪军偷偷地窜进唐兴庄,控制了村中的制高点和交通要道。这天上午,蒋三骑自行车从汾阳城回唐兴庄执行任务,刚走到村口,就发现了埋伏的日伪军。蒋三回头就走,敌人在后穷追不舍,枪声四起。蒋三临危不惧,边走边打,不幸腿部中弹,只好扔掉车子,爬进土堰下的瓜田里,沉着应战。敌人远远地围着他,叫嚣着让他投降。蒋三知道自己这次走不了了,他宁死不愿落入敌手,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年仅30岁。
蒋三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痛击日寇、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却如同扑不灭的火焰,在吕梁大地上越燃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