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小宇
在交口县的社区街巷间,一场以党建为纽带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悄然浸润百姓生活。该县坚持以基层治理为抓手,创新运用“搭台子、兜底子、育苗子”模式,如同精准滴灌般滋养着社区治理的沃土,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一件件暖心事中不断升温。
“以前小区物业问题多,现在有了‘红色物业’,啥事儿都有人管,住着踏实!”这是云梦社区医院小区居民常挂在嘴边的话。云梦社区党委立足实际需求,以组织联建筑牢战斗堡垒,创新建立“红色物业”,将党组织的工作触角延伸至居民小区最末梢,构建起“小区党支部—居民自治—楼栋单元长”的三级联动治理架构。医院小区党支部主动扛起核心引领责任,组建专业化自治管理服务团队,打造集民情收集、物业服务、矛盾调解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网络。更与县医疗集团签订“契约化共建协议”,构建起“专家定期坐诊+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常态化宣教”的立体化健康服务矩阵。义诊活动进小区、健康讲座到楼下,贴心服务已惠及居民超300人次,让医疗资源“沉下来”,居民健康“托起来”,小区生活品质节节攀升。
社区治理的温度,更藏在对“一老一小”的悉心呵护里。温馨社区党委将党建引领融入民生服务各场景,聚焦“一老一小”关键群体,以“窗帘行动”回访为契机,深入15户老党员、受助老人家中开展志愿服务。“小张啊,多亏你帮我买到了降压药,真是解了我的急!”独居老人李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不住道谢。代购药品、维修家电、陪同就医……一件件民生“小事”,被社区干部当成“大事”办得妥妥帖帖。而在新华社区,红色研学基地里总是传来孩子们的朗朗笑声。社区党委精心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组织“走进革命圣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思中游、游中学、学中悟,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文化浸润人心,更能凝聚邻里情深。“包粽子比赛开始喽!”端午节当天,云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巧手包粽,欢声笑语飘出窗外。各社区党委立足居民年龄结构、兴趣特长和实际需求,整合共建单位与人才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出“共性+个性”文化服务菜单。从春节文艺演出到元宵节猜谜,从趣味运动会到邻里厨艺秀,一个个贴合民俗、贴近民心的活动轮番上演。社区志愿者们还通过助学高考、爱心驿站送暖等志愿行动,将党的政策方针悄悄融入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