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从“集体补一点”看资源盘活

——辩证地看中阳县“千万养怡助老”项目②

□ 冯海砚

中阳县“千万养怡助老”项目中关于“集体补一点”,说的是行政村光伏电站收益或其他村集体收入用于解决养老护理员岗位工资、补贴养老服务设施及水电费。

这一看似简单的决策,但切实解决了农村养老工作推动过程中资金缺失的难题。利用村集体收入用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还能有效推动养老工作在基层落地。这一资源盘活的思维其实是基层治理思维的深刻转变。

一直以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养老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许多农村虽然有意愿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但由于缺乏资金,难以维持正常运营。而“集体补一点”模式通过整合村集体资源,为养老服务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利用光伏电站的收益,不仅解决了养老护理员的工资问题,还补贴了养老服务设施的水电费等日常开支,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这种模式可能会吸引更多专业人员投身农村养老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补贴养老服务设施的水电费等开支,确保了设施的正常运转,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这种模式让农村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集体补一点”模式值得思考,也值得借鉴。“集体补一点”模式对农村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村集体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强了村民对村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在推广过程中也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