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柳林

柳林芝麻饼的“做大做强”之路

□ 崔彦平

在柳林,一块巴掌大的芝麻饼正书写着传统美食的产业传奇。从街头巷尾的手工作坊到标准化生产线,从本地餐桌到全国市场,柳林芝麻饼以“守正创新”为密钥,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之路,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守正:老手艺筑牢产业根基

柳林芝麻饼的“强”,始于对传统的坚守。作为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其制作工艺堪称一绝:精选上等白面发酵,搭配去皮芝麻与特制酥油,经吊炉烘烤后外酥内软,麦香与芝麻香交融。为保住这门“老手艺”,当地不仅组织老艺人整理规范制作流程,还通过“师带徒”传承模式培养新人,让“发面要透、包酥要匀、烘烤要稳”的口诀融入每一代从业者的实践中。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让芝麻饼始终保持着“香酥不硬、久放不绵”的独特风味,成为打开市场的“金字招牌”。

创新:全链条激活发展动能

要“做大”,离不开产业思维的突破。近年来,柳林芝麻饼打破“小作坊”局限,构建起从原料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在生产端,晋柳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当地企业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面团分割、芝麻附着等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日产能从过去的数百个跃升至数万个;部分企业还保留了手工包酥、吊炉烘烤等关键工序,兼顾效率与口感。在品类端,研发团队推出枣泥、椒盐等新口味,针对年轻群体开发独立小包装,让传统美食更贴合现代消费场景。在销售端,借力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产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还通过真空包装技术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

聚力:多维赋能共绘发展蓝图

芝麻饼的“做大做强”,更是多方协同、精准赋能的成果。柳林县委、县政府将芝麻饼作为特色文化名片重点培育,柳林县工商联、县小微企业协会带头为柳林芝麻饼代言,引导企业提质增效,通过整合企业、电商等多方资源,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形成“以标准促品质,以品质树品牌”的良性循环。文旅部门深度挖掘芝麻饼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制作工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计划打造“柳林芝麻饼”地理标志,提升品牌辨识度;推出“芝麻饼文化体验馆”等研学线路,让美食成为连接文化和旅游的纽带。

从街头小吃到产业名片,柳林芝麻饼的蜕变,印证了传统美食的现代生命力。未来,随着产业链的持续完善与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这颗“晋味明珠”有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地方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