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如何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 张骁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的“生命线”,思政工作发挥了为企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障稳定健康前行的保障性作用。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亟待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旨在系统阐述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并探讨如何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为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价值理念,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体现在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更包含了创新、责任和奉献等时代元素。在当代中国,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现如今,工匠精神不仅适用于传统制造业,也适用于各类新兴产业,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继承和发扬经历代际更迭和价值演变的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

工匠精神在国有企业中体现为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现实需求,作为企业而言,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达到服务国家大局、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激发团队活力的作用。对于企业职工而言,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提升自我价值观念、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

在国有企业中,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起着激发新动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才更能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匠精神融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能让全体职工做到共画同心圆、同使一股劲,集聚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每个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市场需求不够稳定、行业竞争加剧上演、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等因素都对国有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随时都构成着或多或少的威胁,而这些威胁和挑战必然会也对员工的思想形成波动,因此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也时刻在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政工作具有桥梁纽带、启蒙思想、凝聚人心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带领国有企业职工看清形势、坚定信心、不畏挑战、奋勇当先,也成为了当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将工匠精神融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融入教育内容,可以丰富教育内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守正创新、坚持不懈的奋斗品质是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在一代代匠人“传、帮、带”的师徒传承过程中,职工思想境界将得到升华,人生价值在劳动中体现,这也将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最终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完善教育内容体系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国有企业可以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编写专门的教材和案例,系统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和实践要求。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将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员工工作和生活实际。

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国有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如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员工参观优秀企业,开展技能竞赛等。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线上教育平台,制作微视频、动画等生动形象的教育材料,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汾酒集团融媒体中心开设的《汾酒工匠人物》专栏,通过企业内部宣传平台描绘新时代汾酒工匠的画像,带领汾酒职工感受在汾酒“传、帮、带”的时代传统中汾酒匠人们追求卓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引领带动更多的汾酒职工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汾酒复兴发展的征程中续写荣光。再比如,陕投集团工会组织开展了“陕西工人大思政课”暨劳模工匠宣讲系列活动,该系统的4名工匠,在思政大课堂上亲自讲述他们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多形式传播企业声音,通过新闻发布、专题报道、直播活动、短视频等形式,讲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故事,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多方位、多角度传播正能量,鼓舞人心,积极传递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成果。

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也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工匠奖”、建立工匠工作室等方式,表彰和宣传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员工。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管理制度,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体现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鼓励。

建立长效机制是确保工匠精神培育持续有效的保障。国有企业应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对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不断优化培育路径和方法。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为目标,让员工可以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操守,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合法、合规、诚信的方式运作,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更高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社会责任。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的时代,将工匠精神融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创新。通过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营造文化氛围和建立长效机制,可以有效培育员工的工匠精神,提升国有企业的人才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国有企业应继续深化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