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娟娟
万亩薯花翻雪浪,千年文脉映霞辉。8月2日,“土豆花开 岚州有约”岚县乡村旅游暨“土豆花开了”群众文体消费系列活动正式启幕。活动以花为媒,融汇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向八方宾朋发出“诗与远方”的诚挚邀约。
以“薯”兴业 共赴振兴之约
“土豆是刻在岚县人基因里的记忆,更是铺就乡村振兴的‘金豆豆’;土豆花是大自然的馈赠,绘就了农旅融合的美丽画卷。”
开幕式现场,山岚氤氲,万物繁茂。岚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小明致辞表示,岚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123”总体工作思路,县域经济跑出“加速度”——新能源装机规模全省第一,“绿电”赋能绿色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教育、医疗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以一颗小土豆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致富、农旅融合,让“岚县土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让土豆花海变身“致富花海”。
本次系列活动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与群众文体消费,既是展示岚县乡村振兴成果的“窗口”,更是群众共享发展红利的“舞台”。涵盖赏花旅游、民俗展演、文体赛事、消费帮扶等多元内容,“赏万亩土豆花海·品千人土豆村宴”等特色体验,让游客在花海漫步中感受田园诗意,在民俗互动中触摸岚县深厚的文化脉搏。
六区织锦 尽显岚州风韵
晨光熹微中,王家沟村薄雾氤氲,万亩土豆花海如雪浪翻涌。精心构筑的六大主题体验区绘就文旅融合立体画卷。
——艺韵花海区,传统服饰的模特于花田间演绎农耕文明与现代美学的时空对话;
——非遗传承区,面塑大师指尖翻飞,乡土食材化身艺术珍品;
——舌尖岚州区,108道土豆创意菜肴,诠释“一粒土豆的百变人生”;
——艺术创研区,书画名家泼墨挥毫,摄影爱好者捕捉光影,共绘岚县风物长卷;
——亲子互动区:森林探秘、标本制作等等自然课堂启迪童心;
——农创展销区:直播带货热潮涌动,“岚字号”特色农产品借力数字东风飞出深山。
三线串珠 邀客深度畅游
岚县精心打造三条文旅线路,串联全域资源,让游客深度体验这片土地的诗意与厚重。
非遗古韵·山水寻踪线。从晨雾缭绕的蛤蟆神湿地出发,赏水鸟翩跹、听自然私语;午后于白龙山探古刹文脉、观民俗表演、学非遗手艺;傍晚逛面塑剪纸街,沉浸式感受文化传承的温度。
师部寻踪·田园秘境线。深耕红色记忆——走进1938年贺龙、关向应曾驻扎的120师司令部旧址,触摸抗战历史;在亲子友好型闹沐浴村,与孩子共赴丛林穿越、标本制作的自然课堂;午后漫步土豆花景区,邂逅诗歌音乐会的浪漫吟唱;傍晚于寨南沟围坐篝火,仰观璀璨星河。
全景岚州·双韵深度线。两日慢游,将非遗体验、红色教育、生态研学等特色项目有机串联,让游客得以沉浸式感受“诗与远方”的岚县表达。
三条线路不仅串联起山水之美、文化之韵与烟火之香,更创新融入摄影书画展、非遗展示、模特摆拍等现代元素。“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碰撞,自然与人文共生。”文旅推荐官李晓娟介绍说,“在这里,每一程都是与岚县的深度对话。”
盛宴欢歌 共品振兴硕果
开幕式文艺演出以“土豆花开幸福来”为主线精彩纷呈:情景表演《土豆花开幸福来》,用青春视角讲述岚县乡村振兴的故事;歌曲《口碑》以质朴旋律唱响县委县政府“把老百姓的事儿揣在心里”的担当;快板《乡约岚县》用明快节奏串联蛤蟆神星空露营基地、“岚县阿勒泰”寨南沟、“露营+生态田园风光”闹沐浴村等网红打卡地;山西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杂技《空中漫步》、晋剧戏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与舞蹈《一路花开》等节目轮番上演,传统与现代交融,欢笑与掌声如潮。
正午时分,备受期待的千人土豆宴如约开席。网红路上,长桌绵延,一道道由土豆烹制的佳肴香气四溢,瞬间勾起人们的味蕾记忆。席间,八音奏响乡土乐章,汇成动人田园交响,蕴藏岚县风物之美。这不仅是一场美食的盛宴,更是岚县人热情好客的生动体现,每一道菜里,都承载着岚县的风土人情。
星火长明 融合续写华章
夜幕降临,素有“岚县阿勒泰”之称的寨南沟如诗如画。篝火晚会点燃八方游客的热情,传统八音与现代节拍互相交织,辉映万千笑脸与璀璨星河。
“‘南有婺源油菜花,北有岚县土豆花。’今天特意带着朋友赶来参加这场文旅盛宴。”来自陕西的王女士道出八方宾客心声:“这里让我们领略了田园之美、文化之韵、烟火之味,岚县的名字,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岚县的生动实践,深度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土豆宴、文创等系列产品。岚县土豆产业联盟与多家企业达成协议,预计年销售额增加4000万元,带动2000余户农户增收。
花期虽有时,融合势长存。系列活动将持续至8月中旬,后续将举办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岚县诚邀八方游客放慢脚步,在这片山水田园间,觅一份宁静,拾一抹乡愁,共享乡村振兴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