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文/图 记者 梁英杰) 黄河柏树坪断面跃升Ⅰ类水质,三川河两河口桥、寨东桥断面稳定达Ⅲ类水质,二级以上优良天数逐年增加,PM2.5浓度显著下降……近日,吕梁市人大常委会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暨“吕梁环保行”活动走进柳林县,该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整体推进水、气、固废整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亮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生态成绩单。
狠抓水环境综合治理,坚决守住绿水底线。黄河流经柳林境内56.7公里,三川河流经境内66.7公里。近年来,该县围绕入黄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全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每年定期对三川河沿线工业排口、农业农村排口、生活污水排口和雨污混合排口“全口径”排查整治,对全县排查出工业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30个入河排污口均进行统一编号、建立了清单、设立标牌,实施“一口一档、一口一策”整治措施。升级改造县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能力达5.3万吨,极大缓解了城区污水处理问题。投资1.4亿元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城区排水总管网达122公里。投资7000余万元,修建15.3公里引溢管网,沿线村庄污水全部纳入收集范围,彻底解决了李家湾至县城区三川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目前,全县累计建成2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6座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可收集处理6个乡镇2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同时,开展“清河”专项行动,要求沿河村庄、企业、单位“包清障、包治污、包监管”,压实“河长+警长+检察长”三长治河责任,全县三级河长累计巡河28231次,办理相关案件38件,河道环境明显改善提升。启动实施了中部引黄柳林县域小水网工程,目前“零突破”工程主体已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年供水量可达到4780万立方米。
狠抓大气环境整治,坚决守住蓝天底线。柳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较差,县城区域独窄,城中村和棚户区占比大。为此,该县围绕“三降一提”目标,全面提升空气质量,实施全域燃煤管控,大力推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煤改气、煤改电,2024年投资2.14亿元完成宏光电厂至电厂一期首站供热管网互通工程,新建供热管网14.89公里彻底解决了冬季集中供热热源不足问题。启动实施了柳林镇沿川村庄、薛村镇片区、东山新城片区城乡集中供暖能力提升工程。开展重点领域治理,对全县14户重点企业开展驻厂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常态化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和道路扬尘管控,严查重处超标排放行为;突出抓好307国道沿线环境卫生问题整改,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柳林段沿线安装智能限高架5个,实时监控乱倒垃圾等行为。开展城区扬尘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常态化督促治理清扫不及时、洒水降尘措施不到位等污染问题,城区大气质量稳中向好。
狠抓固废综合整治,坚决守住净土底线。持续加大对固废违法处置行为查处力度,督促工业固废单位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固体废物“产废、收集、贮存、处置”等流程管控,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完成了华晋一矿,聚德煤矿和贺西煤矿等3个生态治理示范工程。为遏制煤矸石乱堆乱排行为,该县制定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废排查整治计划,对黄河干支流沿线开展排查,共发现13户企业环境问题 18个,目前,15个立行立改问题全部整改,3个限期问题正在整治中。为破解大宗固废处置难题,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采煤沉陷区治理“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柳林样板”,目前正在申报省级示范项目。
成绩固然喜人,但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仍需再接再厉。柳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建福表示,柳林县将进一步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认识,聚焦“净河、减污、治路、洁产、扩绿”目标,加快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林业生态功能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