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文明,在烟火日常中发芽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这里街路整洁、停车有序,党群服务中心内,大家坐在一起,为社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居民楼和街巷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呈现着文明向上、崇德向善的时代新风尚。

离石区交通路社区面积4.3平方公里,4031户居民,11678人在这里安居。近年来,交通路社区不断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协调破解社区治理难题,零距离服务居民群众,不断在文明实践中传播文明理念、传递文明新风、凝聚共治共建力量,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提质增效。今年5月,该社区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我们社区的文明之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有的只是党建引领下,对每一个民声的真诚倾听,对每一件民生小事的用心解决。可以说,文明社区的幸福密码就藏在这些烟火日常中。”交通路社区党委书记王梦霞说。

小巷管家 管出社区新气象

在交通路社区的街头巷尾总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巡查街道、清理卫生、做文明宣传、做消防安全检查,他们的工作看似微小却总能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就是社区的“小巷管家”。

在助推创建居民区党支部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过程中,交通路社区党委结合实际,成立了10个小区党支部,通过社区党支部的牵头指导,网格助理员积极走访,创新性地推行了辖区巷道“小巷管家”自治管理新模式。

“我们这里人多事杂,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离不开我们的小巷管家,他们就是协调解决这些事情的热心人。”提到“小巷管家”,七矿居民区的群众无不夸赞。

七矿居民区是交通路社区的散户区,自建房居多,小区居住居民有236户,其中流动户占将近一半。由于建成时间早、规划不科学等历史原因,居民区内涉及住户水、电、暖气、环境卫生等民生问题成为小巷居民关注的热点。

几年前,社区在七矿居民区12条街巷的居民代表、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乡贤能人中选聘出了热心公益的几名群众担任“小巷管家”,承担起了民情信息员、民事调解员、文明创建员、政策宣传员、民事代办员、公德传递员“六员”职责。这些“小巷管家”积极在辖区开展整治环境卫生、粉刷楼体、安全宣传等一系列公益志愿服务,为居民区治理打通了“最后一百米”。

在社区“两委”班子以及“小巷管家”的共同努力下,交通路社区的许多居民区旧貌换新颜,路灯安装、雨污分流、天然气入户……一件件困扰多年的“烦心事”被一一化解,这一切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小巷管家管出了大文明,管出了新气象。”不少群众对最开始的社区管理从排斥到主动配合,有的甚至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小巷管家不仅是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基层治理的一项新举措,社区将继续做好小巷管家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小巷管家志愿服务的作用,为提升文明秩序贡献力量。”王梦霞表示。

说事议事 解决群众烦心事

“附近经常有建筑垃圾,影响居民出行安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可以安装视频监控,发现垃圾倾倒现象,采取处罚措施。”“我觉得光处罚也不行,可以和他们商量选一个暂时倾倒点,之后统一清理。”近日,在交通路社区二运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网格员、说事员、党员居民代表等就提出的居民区建筑垃圾乱倒现象发表意见,现场商议解决方案。

像这样的场面,在交通路社区的很多居民党群服务站经常会看到。去年夏天,二运散户区居民发现自来水管道年久腐蚀漏水亏水,需要维修,由于维修费用平摊的问题一直谈不拢,无奈之下,居民们找到了社区帮忙协调。

散户区有56户住户,吃水又是民生大事,必须尽快妥善解决。在社区的组织下,小区群众进行了多次的“说事议事”,摆道理、讲人情、出方案,通过一次次的磨合和沟通,大家终于同意了均摊费用的方案。最后用了8天的时间,自来水总管道修好了,大家都用到了自来水。

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交通路社区将离石区“百姓说事议事”机制作为有力抓手,通过说、审、议、办、评五项流程,形成长效为民服务机制,群策群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在“说事议事”会召开前,社区干部还会挨门挨户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心贴心,让老百姓打开天窗说亮话,还通过微信、电话等多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充分表达意见建议。社区还对“说事议事”场所、时间、范围、原则、规则、流程、反馈等进行规范,按照问题的大小、处理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整理、登记造册,使得“说事议事”高效运行,形成了“有事好商量、大家事情大家议”的群众共治良好格局。

“去年,我们后瓦砖厂居民区铺设了公共道路,做了雨污分流、安装太阳能路灯,特别是实行自来水分户改造,让我们的水费由每吨5元降至3.5元,这都是大家坐在一起说事议事的结果。”很多社区居民表示,有了前期群众充分地“说”,到了“议”的阶段,群众很快达成共识,到了“办”的阶段自然水到渠成。

志愿服务 点亮文明新风尚

一张板凳,加上剪刀、梳子、围巾等简单的工具,就成了一个临时理发店。一大早,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便来到小区党群服务站忙碌起来。他们掏出工具,一丝不苟地为小区老人和辖区户外劳动者剪发剃头,受服务的群众喜笑颜开。这是“二月二”当天交通路社区组织志愿者走进机械处小区开展“二月二龙抬头、爱心义剪暖民心”活动的现场。

爱心义剪、义诊、慰问孤寡老人、暑期托管……把志愿服务与群众实际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出更多贴近民生需求的便民活动,如今在交通路社区已经成为常态。这几年,交通路社区组建成立了卫生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法律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等9个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纠纷调解、环境整治、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了不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志愿队还帮办代办民生实事,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先后协调解决楼道乱堆乱放、院内自行车、电动车乱停等各类问题1657件。在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群众参与文明单位创建中的文明意识逐渐增强,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社区文明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榜样的力量鼓舞人心。社区从身边人入手、在群众中发现,不断在挖掘榜样上下功夫,围绕诚实守信、邻里和善、孝老爱亲、勤劳致富、卫生文明、遵纪守法等六个方面,采取群众自评、评审定户、张榜公示等环节,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108户。组建“社区宣讲团”,引导群众用百姓话说百姓事,用小故事阐释大主题,广泛开展菜单式、互动式典型宣讲和系列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广泛挖掘、培育、宣传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社区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文明新风热潮。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交通路社区将继续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宗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烟火日常”中入手,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为居民幸福“加码”,绘就基层治理“满格”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