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夏日“凉”经济 激发消费“热”活力

□ 本报记者 罗丽 刘转转

家电商场内,销售人员正在向顾客讲解产品功能。

夏日炎炎,当炽热的阳光洒遍吕梁的大街小巷,整座城市便燃起了独特的活力,迎来了夏日经济的蓬勃发展期。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商铺发现,炎热天气带动清凉经济全面升温,空调、凉席、冰镇饮品等清凉产品销量激增……这场由高温催生的消费热潮,正从多个方面激发出消费市场新活力,为我市经济持续向好注入了勃勃生机。

电器:空调风扇唱主角 一冷一风解燥热

种类丰富的制冷家电是抵御酷暑的必备,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积极效应下,各大品牌家电以科技、健康等理念,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抓住“清凉消费”的契机。

“您看这款防直吹空调,它有‘聪明风’技术,能270°大范围送风、智能调角度,这个星期已经卖了26台,还可享受国补、厂补,优惠好几百元……”走进位于市区龙凤北大街的某家电商场,阵阵凉风迎面而来,与室外的热浪形成鲜明对比,销售人员正一边向顾客讲解产品功能,一边计算着优惠方案。在该家电商场,空调、冰箱等商品上张贴着“促销”“以旧换新”的标签,前来咨询、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除传统机型外,具备健康功能的新款空调成为市场新宠。采用“无风感”技术的产品尤其受到有老人、儿童家庭的欢迎。

“我原本考虑买一款普通挂式空调,听了销售人员的介绍后,决定升级为最新款的无风感空调。单台参考价2339元的空调,叠加国补、厂家优惠、门店优惠等活动后,到手仅2037元。”消费者张倩在仔细对比不同品牌、型号的产品后,当场敲定订单,希望能尽快安装使用以应对高温。

风扇区的样机转得正欢,空气循环扇的扇叶带起风,把价签吹得轻轻晃。“这种带智能温控的,一天能卖出十几台,”销售人员往样机上泼了点水,水珠瞬间被吹散。“年龄大的人一般不喜欢吹空调,像这种功能的风扇就比较受老年人的青睐,一百多块钱一台,性价比也比较高,这月已经补了三四次货。”

“高温天气来临后,单子特别多,从早到晚几乎没停过。”负责空调安装的王师傅蹲在地上熟练地拆着空调包装箱,额头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滚落,后背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湿透,“现在每天排单量都在七单以上,我们需要自己规划好路线,将路途时间降到最少,为安装空调预留更多的时间。”据他透露,近期的安装量是之前的三四倍。

家居品:凉席凉枕配驱蚊 件件沾着清凉气

凉被、凉席、凉枕等消暑用品同样销售火爆。在市区永宁路某家纺店内,夏凉被正端坐“C位”,售价从百元到千元不等。“去年我就买过一床天丝凉被,盖上非常舒适。今年想再买一套,方便换洗。”市民赵女士说。“我们店里的夏凉被都卖得比较好,像这款桑蚕丝材质的,价格略高一些、天丝相对价格亲民。摸上去同样‘丝滑’、贴肤,也被称为‘冰肌小凉皮’。”销售人员介绍,桑蚕丝具有透气、美容的“功效”,也不容易滋生细菌。桑蚕丝常常被作为夏日“空调被”首选,它贴身覆盖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温度,室内温度降低、贴肤后会变得更清凉,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万和商贸城日杂百货的门帘一掀,各式各样的凉席陈列在眼前。店主赵大姐正给竹席掸灰,竹篾子碰撞出“沙沙”声:“近段时间,购买凉席等夏季用品的人明显增多。这种以竹纤维制成的凉席,是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使人产生清凉感,昨天卖了8床。”她指着墙角的冰丝席,“年轻人比较喜爱这款,软乎乎能卷起来,前天有对小夫妻买了两床,说铺在出租屋的折叠床上正好。”

旁边一对老夫妻正在挑荞麦皮枕,大爷拿起一个掂了掂,捏着枕角抖了抖:“你看这荞麦皮,颗粒匀,填得瓷实,枕着不晃。”大娘凑过去闻了闻,又摸了摸布面:“没怪味儿,布也透气,天热枕着正好,就拿这个吧。”

驱蚊物件也占据了店铺半面墙。艾草香囊串成了帘,风一吹就飘药香,旁边的花露水摆得整整齐齐。“这香囊是手工缝的,十块钱三个,挂在床头蚊子不近身,”赵大姐边说边往凉席缝里塞了一个,“花露水卖得最快的是小瓶装,五块钱一个,出汗了往胳膊上喷点,又凉又不招蚊子。”

消暑美食:红瓤绿皮配冰饮 一甜一凉祛暑气

西瓜作为夏季水果市场的“顶流”,已迎来销售旺季。“新疆大西瓜!打折了,八毛一斤……”在市区凤山路街口的西瓜摊点,三轮车上满满一车西瓜,用红笔写着“新疆西瓜8毛1斤”的硬纸板插在最显眼的瓜堆上。车旁围着几位挑西瓜的市民,商贩老李拿着喇叭不停地吆喝着,“这是新疆西瓜,不甜拿回来包退。”旁边骑电动车的大哥被叫卖声吸引,停下车来翻拣:“昨天买的这家西瓜,又脆又甜,价格也实惠,今天再来买半个。”老李笑着应着,拿着刀轻轻地在西瓜上划了一下,即刻出现裂纹,用手一掰,西瓜汁顺着裂纹向下流,“这个保准够秤,你看这纹路,熟得正好!”虽然已是晚上9点,依然有市民前来购买西瓜。“每天卖到晚上11点多,早上拉来的300斤瓜,这会儿只剩十多颗了。”老李说着又拿起一个西瓜,没几分钟就被顾客挑中。

冰凉可口的冷饮作为传统解暑食品,也是消费者日常的清凉选择。位于永宁东路的一家冷饮批发店内,十几个冰柜内摆满了各种口味的雪糕,从几毛钱到几十元不等,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选购的顾客络绎不绝。店铺负责人表示,入夏以来,店内雪糕平均每天的销量在500根左右。从销售情况来看,2-5元左右的平价雪糕最受欢迎,巧克力、绿豆、老冰棍等传统雪糕仍是销售主力军。

除了雪糕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外,大街小巷的茶饮店同样生意火爆。傍晚七点,市区步行街口的奶茶店排起长队。“加满冰!”一旁的小女孩边擦汗边喊,4元一杯的柠檬水,她一次买了三杯。店员的冰铲没停过,冰块哗啦啦倒进杯子占了大半,不到半天冰桶就补货三次。店员扯着嗓音喊道,“256号顾客取餐!您的杨枝甘露好了!”刚落音,又扬高了声音:“257号!257号在吗?三分糖柠檬茶好了!”

从电器商场的清凉家电,到日用品店的消暑好物,再到冷饮店的冰爽滋味,在高温的催化下,夏日“凉”经济多点开花,既解民之需,更燃消费热,在这个夏天共同谱写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