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子璇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近日,在孝义市2025年第二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刚与当地一家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应届毕业生王磊难掩激动。这场招聘会像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大门,也成为孝义市推动高质量就业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孝义市以“就业优先”为笔,以“精准服务”为墨,在就业服务、政策赋能、重点帮扶、权益保障四个维度下足“绣花功夫”,交出了一份三年来城镇新增就业1425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50人的亮眼答卷,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双线招聘架桥梁 定制培训强技能
“以前找工作得跑遍全城,现在手机上刷招聘网,线下有招聘会,选择多还方便!”说起就业渠道的变化,在孝义某餐饮店工作的李大姐深有感触。她口中的“方便”,正是孝义市积极打造“双线融合”就业平台的成果。
近三年来,孝义市连续举办各类招聘会40多场,1190余家企业带着2.7万余个岗位“登台亮相”,1.2万余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同时依托“山西省公共招聘网”“吕梁人事人才网”等平台,发布1000余条招聘信息,打破区域限制壁垒,有效提升就业岗位信息传播度和覆盖率,让偏远乡镇的求职者也实现了“云端选岗”。去年,家住西辛庄镇的农民工张强,就是通过线上招聘信息,顺利入职城区一家机械制造企业,月薪比原来在外地打工还多了几百元。
“一根针、一团线,绣出了我的新生活!”在孝义市刺绣技能培训班上,学员王大姐捧着刚完成的作品向大家展示着。曾经是家庭主妇的她,通过十多天的培训掌握了刺绣技艺,如今不仅能接订单增收,还带动了村里其他妇女一起学手艺赚钱。
针对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急需领域,孝义市“量身定制”了20余种培训“菜单”,从电工、烹饪到保健按摩、茶艺、推拿保健,样样接地气。“吕梁山护工”培训让2400余名妇女走出大山,农民工培训让1400多人掌握了至少一项技能,文旅从业人员培训让200余名农家乐经营者学会了特色服务……正如培训学员王大姐所说:“政府教技术,我们长本事,就业底气足了!”
政策春风暖人心 兜底保障有温度
“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在孝义市经营一家家政公司的李先生,说起创业初期的帮扶仍很感动。2024年,他想扩大业务却缺资金,当地就业部门得知后,专人全程帮办,从申请到放款仅用了7天,如今公司已带动十余人就业。
为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孝义市把政策红利变成“真金白银”:289个就业社保服务点化身“政策宣传员”,上门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送服务;创业担保贷款实行“一次性告知”,2024年已为110人发放2968万元,人数、金额均居吕梁市首位;社保补贴、场地租赁补贴等713万元补助,更是让创业者吃下“定心丸”。
家住新义街道的就业困难人员陈大哥,因身体原因就业受限,当地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他在社区从事便民服务,每月工资有保障,还能兼顾家庭。“公益性岗位让我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踏实多了。”近三年,像陈大哥这样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稳定就业的困难人员,孝义市已有446名。
围绕退役军人就业帮扶,该市联合邮储银行推行退役军人创业扶持担保贷款,采取“先付后贴”模式,为退役军人等群体自主创业提供融资支持,近三年以来50名退役军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从“找岗位”到“选岗位”,从“能就业”到“就好业”,孝义市用“四轮联动”的扎实举措,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正如当地就业部门负责人所说:“每一个就业数据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份希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