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柳林县牛家川村

“百村共富联盟”激活“共富密码”

□ 实习记者 王卫斌

“‘百村共富联盟’正式挂牌,目的是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共同努力把各方资源用进去、联起来、干起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牛家川村村民的生活会更加富裕。”这是近日柳林县成家庄镇成家庄村牛家川自然村乡村大食堂暨“百村共富联盟”挂牌仪式上,柳林县领导提出的期望。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人也不能落下,尤其要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牛家川自然村负责人王小明表示,大食堂的建成和“百村共富联盟”的成立,是成家庄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举措。牛家川乡村大食堂将为村民提供餐饮服务,解决村里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百村共富联盟”旨在整合各村资源优势,实现抱团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牛家川乡村大食堂严格把控食材采购渠道,与当地农户签订供货协议,既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安全,又能带动农户增收。而“百村共富联盟”将吸纳更多村庄,在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项目,为乡村振兴开启新篇章。

作为人口仅300余人的一个小村庄,牛家川自然村能够加入“百村共富联盟”,与该村负责人王小明的努力推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有时间,王小明就外出考察学习,或是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得知河南省社科院创办的“百村共富联盟”可以为农村发展献计献策后,王小明立即赶赴河南郑州听课学习,期间,推动牛家川村加入“百村共富联盟”。今年4月,王小明推动创办了牛家川乡村大食堂,于5月1日开始试运营,解决了牛家川及邻村王旺山的40名老人就餐问题。7月20日,牛家川乡村大食堂暨“百村共富联盟”正式挂牌。

在村民眼里,王小明是村里的致富能人。他依靠养猪,800头猪每年稳赚30万元。为了带动村民共同富裕,2023年王小明毅然卖掉所有猪,将养猪所得利润全都用在牛家川村事业发展上。当时令许多人难以置信,他的妻子更难理解。但王小明认为“成了当家人,就要心无旁骛”。他将养殖收益转化为村庄发展基金,带头探索“文化+产业”新模式:规划商道文化体验区、筹建特色民宿、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尽管家人反对声未绝,他始终坚信:“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路,不仅阻隔了牛家川村村民出行,更掐住了村庄发展的咽喉。要想富先修路,王小明清醒地认识到,改善道路就是村里发展的牛鼻子。为了打通村里的民心路,他多措并举,对外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对内化解村民纠纷矛盾,凝聚民心。2023年春天,一条3公里长的四级公路贯通村庄。通车当天,78岁的村民牛大爷抹着眼泪说:“这辈子没想到能在家门口走上这么好的路,这下出行方便多了。”

“乡村振兴不能只靠修路盖房,更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底气。”这是王小明在村民大会上提出的发展理念。交通改善后,王小明开始打造村庄的文化。通过走访考证,他组织人挖掘出牛家川村作为清代碛口商道节点的重要历史:残留的骆驼客栈遗址、口口相传的晋商故事,经过系统整理,商道文化成为融入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

2023年,王小明自掏腰包,垫资100余万元,在村口修筑一道石堎,造出一块近3000平方米的平坦场地,既改变了村貌,又提供了一处活动场所,在村口还立起了一组“晋商驼队”雕塑,唤起了牛家川村的文化记忆。同年冬,从内蒙古购进8头骆驼,探索骆驼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逐步从想法变为现实。

“百村共富联盟”搭建起各村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合作的平台,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统一销售、联合开发旅游线路等方式,让各村都能在合作中受益,实现共同富裕。牛家川村加入“百村共富联盟”,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