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昂扬姿态 坚定有序推动转型发展

“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任务和前行的路径”“进一步坚定了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新路”……连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转型发展科学路径,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有序推动转型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吕梁新篇章。

改革二字,重若千钧;转型发展,征途如虹。作为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任务艰巨而紧迫,更是吕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锚定能源与产业核心

构建转型发展坚实根基

能源与产业是吕梁转型发展的“压舱石”。围绕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各部门及各县(市、区)在能源升级与产业优化方面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以能源的绿色转型带动产业的多元发展,以产业的创新突破夯实能源的支撑作用,共同筑牢转型发展的坚实根基。

加快转型发展,必须深刻理解和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科学路径,在坚定有序推进转型的进程中,能源转型始终是我市转型发展的关键一环。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明认为,市委五届十次全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为全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明确了任务和前行的路径。市能源局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指示,紧扣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锚定“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目标,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责任,全力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煤炭绿色开采示范应用,纵深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全方位提升电力服务效能,加速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推广节能先进技术,持续加大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筑牢能源支撑。

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赛道上,汾阳市则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汾阳市委书记李正奎表示,汾阳市将聚焦市委全会部署,坚定白酒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深化“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品牌全国化战略,构建协同发展、竞争力强的白酒产业生态。近期将密集举办商务部“中华美食荟”汾阳主场活动、农业农村部“农家美食汇”以及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等系列重量级会展,同步开展美文、美景、美酒、美食等特色活动,诚邀各界朋友相聚汾阳、共谋发展。

临县作为典型的黄河流域资源型大县,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煤炭、天然气、钾矿、陶土矿等资源丰富,正处于转型发展、全面崛起的关键阶段。临县县委书记、县长姚树山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着力打造百里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百里湫河低碳绿色经济带,着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美丽幸福临县、美丽幸福吕梁崭新篇章!”

深化改革与服务优化

激活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改革是转型的“关键一招”,营商环境与民生服务是转型的重要支撑。各部门围绕重点改革与服务升级协同发力、持续突破。从顶层设计的战略谋划,到营商环境的精准优化,再到地方产业的实践探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市政府副秘书长马丰年说,常委会工作报告重点突出、数据详实,多项成绩居全省前列,成果丰硕、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意见》近三分之一内容聚焦转型发展,彰显市委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高度重视,其高举旗帜、牢记嘱托、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充分体现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与定力,彰显市委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新步伐的战略谋划和使命担当,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吕梁落地提供战略支撑。

营商环境与民生服务同步提升,是改革惠及市场主体与群众的直接体现。市工商联主席杨红梅表示,本次会议的工作报告数据详实、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展现了市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意见》中强调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集企业群众高频事项,构建一批高效、公平、普惠、优质的政府服务体系。我市民营经济贡献了“56789”的重要力量,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下一步,市工商联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引导广大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推动改革与服务向更深层次迈进,持续激活转型动力。岚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小明表示,岚县将依托全省高端精密铸造特色产业聚集区和市级特色铸造专业镇优势,坚持以高端精密铸造为主,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材料、培育新业态的“一主三新”发展定位,认真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技术改造,推动铸造加工由结构型产品向功能型材料转变,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厚植转型发展民生底色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

在教育领域,优质均衡发展是满足群众对美好教育期盼的核心议题。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雪宏表示,将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中职学校优化整合,加强高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以“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善作善成”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一以贯之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把吕梁教育办成老百姓想要的样子。

在探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民生就业保障协同推进的路径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刘智平指出,转型需逐步摆脱对传统资源产业的依赖。应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扶贫车间、手工和小商品制造等,有效化解剩余劳动力,促进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就业保障夯实民生基础,医疗服务则守护民生底线。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离石区医疗集团副院长吴向阳深有感触地说,随着市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我市县域医疗资源正朝着均衡化方向稳步迈进。而“桑梓联盟”的组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柔性引进、常态化义诊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更让吕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有市委、市政府作为坚实后盾,我们医务工作者干事创业的底气更足了。”吴向阳话语中满是热忱,“身为吕梁医疗战线的一份子,我对家乡发展的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也对离石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接下来,我定会在坚守一生的医疗岗位上持续发力,为家乡医疗事业再立新功。”

科技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市在科技人才队伍上取得一些成绩,选派科技特派员,在解决农业技术问题、培养乡土人才等方面成果显著。为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成文豪表示:“我们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针对吕梁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培养本土人才,为吕梁的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吕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