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罗丽 刘转转
“我们今天来到咱们村,既不开长会,也不做报告,就是想跟大伙坐下来唠唠嗑,说说家常话。”9月1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联合组织开展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百人百场进百村大联讲活动在离石区举行。市委春风宣讲团青年小分队带着满满的“理论干货”,先后走进严村、归化村、小神头村、上丰村、王营庄村、彩家庄村、杜家山村等七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用互动交流的方式,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交流。
此次大联讲活动,突破传统会议模式,采用“院落宣讲”“田间课堂”“街头问答”等形式,将宣讲阵地延伸至村民家门口、田埂旁。宣讲员变“文件语”为“家常话”,变“集中学”为“处处学”,紧扣乡村全面振兴主线,从柴米油盐讲到乡村振兴,从家风村风讲到文化自信,从邻里纠纷讲到依法办事,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理论熏陶,使理论宣讲更加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
在归化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党员群众早早围坐在一起。宣讲员刘怡用方言打开了话匣子:“文化不是书本里的大道理,它就藏在咱村的一砖一瓦里。”她指着村里的老房子说道,“好的家风、好的村风、好的建筑特色、好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咱的宝贝。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告诉咱们,要把这些都保护好,让美丽乡村更有底蕴。”现场的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欢声笑语为这场精彩纷呈的宣讲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谈到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员崔一鸣则聊起了身边的例子:“村民有时会因为土地、宅基地界限划分闹起矛盾,吵架打架解决不了问题,还得是靠《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民法典》,白纸黑字一条条说得清清楚楚。”崔一鸣耐心解释,“法治其实就在身边,不管是土地纠纷,还是邻里矛盾,法治都能管,它就是给咱老百姓撑腰的。”
现场氛围变得活跃起来,72岁的归化村村民郭乃俊奶奶笑眯眯地说:“这些娃娃讲得真好,我们听起来不费劲,也听得懂。”小神头村村民陈吉生听着直点头:“听过这次宣讲后,算是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是法律,以后要是再遇上什么矛盾纠纷就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了。”
“讲理论不能照本宣科,得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这是市委春风宣讲团青年小分队的核心秘诀。刘怡笑着说:“我们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宣讲的‘风向标’,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大理论’与‘小民生’紧密结合,让宣讲内容说到群众心坎上。”
夕阳西下,宣讲活动结束了,几位村民还意犹未尽地边走边讨论着。从严村到杜家山村,从“院落课堂”到“田间地头”,青年宣讲小分队运用生动活泼、接地气的语言,说百姓开心的事、讲百姓愿听的理,以“身边事”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悄悄种进了大家的心坎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干部群众中落了地、扎了根,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