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做好温暖引航者

采访对象:兴县阳光小学教师李金女

□ 图/文 本报记者 张喆琼

上课铃响过不久,五年级四班的教室里就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氛围。一个男生猛地站起来,脖子梗着,对讲台上的老师喊出一句带着“火药味”的话。课堂瞬间安静,所有孩子的眼神,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来回瞟,等待着一场风暴。

然而,风暴没有来。

台上的老师,便是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李金女。她顿了顿,平静地继续完成了授课。下课后,她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端着一杯热饮,走到那个仍绷着脸的男孩桌边。

“喝点甜的吧,我看你上课时情绪不太好。”她把杯子轻轻推过去,边轻声说:“刚才你语气那么冲,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男孩愣了一下,下意识接过杯子,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他沉默了几秒,突然低下头,眼圈红了。

“老师一直都在。”李金女说出这六个字,沉稳、坚定。随后,该学生用力地点了点头并向她敞开了心扉——原来他是因考试失利而烦躁。

没有批评,没有说教,只是一次倾听,一杯热饮,就拆掉了师生之间那堵无形的“墙”。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往往就发生在情绪被接住的那一刻。像这样的故事,在李金女的从教生涯中比比皆是……

2000年李金女成为一名教师,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现在是兴县阳光小学的一名五年级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对李金女而言,讲台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阵地,更是搭建心灵桥梁的渡口。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心灵。”李金女认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以心为舟、以爱为桨,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心灵引航者”。

这样的“引航”与温暖,不曾张扬于口,但在行动中可见,于守护处见心。她发现学生因身材自卑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没有说“别在意别人的眼光”,而是悄悄在班会设计“我的闪光点”环节,引导大家发现这位学生“画画超棒”“总能记住同学的生日”的亮点,私下里陪她一起运动,告诉她“健康的你最可爱”。慢慢地,孩子开始抬头笑,主动报名了黑板报设计。

“真正的心理关怀,是用具体的行动帮孩子走出困境,让他们相信无论自己是什么样子,都值得被爱、被期待。”李金女深有感慨地说。

李金女用20多年的时光诠释了“教师”二字的重量。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却用最柔软的共情、最坚定的守护,照亮了学生成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