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

应急电源送上门 供电服务更温暖

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通讯员 殷少婷) 3分钟,能做什么?对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岭底供电所台区经理苏新生来说,3分钟足以在暴雨突袭的凌晨,为一名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患者重新点亮“生命之灯”。8月20日清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不仅照亮了患者的生命,更让“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誓言在吕梁大地有了最温暖、最真实的注脚。

8月20日凌晨,交城县域暴雨骤降。6时20分,一阵急促的铃声划破夜空——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岭底供电所台区经理苏新生接到宁兴小区住户的紧急电话,家中突然断电,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的老人命悬一线。

“时间就是生命!我必须尽快赶到!”苏新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气依然充满紧迫感。他在前期摸排的过程中,就了解到该户有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病人,深知情况危急。来不及多想,他立即携带移动应急电源冲进雨幕,凭借着对辖区情况的熟悉,第一时间赶往用户家中。

到达现场后,苏新生顾不上满身雨水,迅速投入抢修。他熟练地完成电源接驳, 仅用3分钟便让呼吸机恢复正常运转,为患者提供了宝贵的电力保障, 驱散了笼罩在这一家人心头的阴霾。直到居民家里恢复正常用电,移动应急电源依然坚守岗位,全程守护着病人的生命安全。患者家属激动地握着苏新生的手,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的供电服务真是雪中送炭,救了我们一命啊!”

这次争分夺秒的救援,得益于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长期以来对特殊用户信息进行精准摸排和应急机制的提前部署。正是这种未雨绸缪的责任意识,才确保了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为居民排忧解难。

据悉,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将深化特殊用户档案动态管理,重点完善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群体的用电需求台账,确保信息实时更新、精准触达。并持续升级应急物资储备与调配能力,增配小型化、便携化应急电源设备,缩短应急响应时间,提升极端天气下的保电灵活性。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社区、医疗机构的联动机制,逐步建立“供电+民生”应急互助通道,多维度形成保电护民的强大合力,为居民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用电保驾护航,让更多群众在极端天气下依旧灯火可亲、生命无碍,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