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

□ 本报记者 罗丽 通讯员 杜凤英

“是你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啊!”在榆社县高速服务区的公共卫生间外,一位中年妇女泣不成声地向几位身着便装的干部致谢。这场突如其来的生命救援,让兴县经开区招商团队的名字,与“担当”二字紧紧相连。

那是一个寻常的招商返程日。按照兴县经开区管委会部署,经开区招商小分队驱车前往外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返程途经榆社县高速服务区(二广高速二连浩特方向)。当车辆驶入服务区稍作休整时,男卫生间内突然传出的慌乱呼喊打破了午后的平静 ——一名中年男子突发心脏骤停,倒地后失去意识与呼吸。

“当时围观的人不少,但都在犹豫。”带队的兴县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招商引资局局长任利军回忆,他冲进卫生间时,男子已俯卧在地,他伸手触摸其颈动脉,发现搏动早已停止。“救!必须救!”没有丝毫迟疑,这位有着多年党龄的干部立刻发出指令:环安部部长王瑞军、副部长白小东与司机马鑫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紧急疏散围观人群,为抢救腾出空间。

“你会心肺复苏吗?”任利军转头问向身旁的同事杨韶红。“视频里学过!”话音未落,杨韶红已“扑通”一声跪在冰凉的瓷砖上,双手交叉扣紧,按照“1、2、3、4、5……30”的节奏开始胸外按压。“按压要快、要稳!兼顾人工呼吸!”在任利军的沉着调度下,杨韶红的动作虽显生涩却异常坚定。汗水浸透了衣衫,手臂酸痛到颤抖,但他始终没有停下——因为他知道,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三分钟”,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时间在紧张的抢救中流逝。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男子喉咙里发出微弱声响,胸廓开始有了自主起伏——生命体征奇迹般恢复了!

“动了!他动了!”围观人群中爆发出惊喜的呼喊。任利军立刻上前查看,确认男子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后,长舒了一口气。此时,120急救人员也及时赶到,将男子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面对家属泣不成声的感谢,任利军只是摆了摆手:“谁遇到都会这么做。”简单整理衣物后,他带着团队重新踏上招商归途,仿佛刚才的惊心动魄只是一段小插曲。但他们不知道,这段救援经历,已在服务区群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此事很快传回兴县经开区。党工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学习会,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招商小分队学习。“他们在招商路上救死扶伤,展现的不仅是个人勇气,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精神与招商引资工作中需要的攻坚克难、服务群众精神一脉相承。

如今,在兴县经开区,学习招商小分队见义勇为精神的热潮正在兴起。干部职工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工作,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动力,以实际行动助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从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到危急时刻的“生命守护者”,兴县经开区招商团队用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见义勇为的佳话,更是一曲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生动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