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我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标本展览活动落幕

本报讯 (记者 刘沛林) 9月19日,我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标本展览活动顺利落幕。本次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在市国投财经中心、市图书馆及市民广场等地举行展览。在为期28天的展览活动中,共计展出43种常见外来入侵植物标本,吸引众多市民前往参观学习。

本次展览制作的标本种类丰富,既包括在我市发生面积较大的典型入侵物种,如小蓬草、垂序商陆、毒莴苣等,也涵盖了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已发现的重点种类,如刺果瓜、反枝苋、曼陀罗等。这些形态各异的标本直观展示了外来物种的样貌特征,引起了广大参观者的浓厚兴趣。活动现场,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积极向参观群众讲解外来入侵物种常识并发放宣传资料,有效提升了群众的防控意识和识别能力。

据悉,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邀请省级专家为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监测与防控技术专题培训;在世界环境日等节点,面向群众广泛宣传普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知识,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维护。本次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标本展览活动正是系列举措的重要一环。

此次展览活动在机关干部和市民群众中反响热烈。参观者普遍认为,展览形式直观生动,知识普及效果良好,显著增强了公众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警惕性和防控自觉性。活动成功激发了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防治的积极性,为筑牢我市本土生态安全屏障、守护美丽家园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