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亚芝
金秋时节,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芬芳,在汾阳市的肖家庄镇和贾家庄镇,比丰收滋味更浓的,是赛场上沸腾的欢声笑语。近日,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吕梁主场活动期间,农民趣味运动会和2025年吕梁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接连两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激情上演。
农民丰收节开幕当天,在肖家庄镇西马寨村的广场上,可以看见编好的簸箩里,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成小山,扁担、砖头等“道具”一应俱全。来自汾阳市十四个乡镇的十四支代表队,身着蓝、白、黄等各色队服,队员们脸上,不见平日劳作的疲惫,唯有跃跃欲试的兴奋。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长武仲杰清脆的哨声划破长空,首项比赛“巧搓玉米送亲人”即刻引爆全场。“簌簌簌……”只见队员们的手指在玉米棒上飞舞,有的单掌紧握,飞速旋转;有的则是“双棒合璧”,相互摩擦。玉米粒从指缝间倾泻而下,迅速在盆底堆积起来。“快!装袋!”随着最后一根玉米棒被剥光,队员们迅速将盆中的玉米粒倒入准备好的布袋中。扎紧袋口,扛上肩头,一名壮实的男队员深吸一口气,迈开大步就向终点冲去。三泉镇的队员路瑞平比赛完后,激动地说:“村里一通知我就报名了!现在还没开始秋收,趁着闲暇出来和大家一起运动,这搓玉米是我的拿手农活,过农民自己的节日真快乐!”
如果说“巧搓玉米”比拼的是手上的灵巧,那么接下来的“三砖快走”则是对平衡与耐力的极致考验。参赛者只能脚踏三块砖头,通过移动第三块砖来艰难前行,手脚绝不能沾地。队员们在赛场上姿态各异,有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有的则找到了节奏,移动迅捷。紧接着,“丰收接力赛”“物资运输乐”等项目轮番上演,各队在你追我赶间展开速度与默契的较量,现场气氛紧张热烈。
首日的热情尚未消散,第二日,2025年吕梁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在汾阳市贾家庄镇开幕。这里的赛场更宽阔,气氛也更热烈。来自离石、孝义、交城等县区的17支代表队齐聚一堂,连同东道主汾阳市派出的三支代表队以及市农业农村局、市体育局的特邀队伍,让这场赛事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体育盛会。
比赛项目更是将“农”趣发挥得淋漓尽致,“抗旱接力·滴水归田”比赛现场,紧张刺激。两人一组,用扁担抬着一桶水,需要稳健地走过“石板路”,再惊险地通过狭窄的“独木桥”。这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默契的终极挑战。“慢点慢点,保持平衡!”“左边的脚抬稳!”队友的提醒声、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田间劳作的日常,此刻化作赛场的高光,每一秒比拼都藏着“田园行家”的真功夫。市农业农村局代表队队员赵欢说:“这些项目看似简单,却藏着农民朋友与土地最深的联结,‘抬粮袋’比的是实打实的力气,‘挑担子’讲究的是多年练就的平衡,每一个动作,都是农耕智慧的动态传承。农民运动会比的不是谁更快谁更强,而是在用最质朴的方式告诉大家,劳动本身就是最美的运动姿态。”
整个运动会最欢乐、笑声最密集的区域,莫过于“稻香情缘·浑水摸鱼”项目。捕鱼池里,更是水花四溅,欢声雷动。队员们卷起裤脚,穿着雨靴跳入池中,徒手捕捉游鱼。当第一个人成功举起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整个赛场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一刻,收获的喜悦被无限放大,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孩童般纯真的笑容。贾建平是石楼县代表队领队,比赛结束后他动情地说:“农民运动会不仅是泥土与汗水的交响,也是超越生活的团结,更是农耕文化的现代回响。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土地永远是人类文明的根基。农民运动会用实际行动证明,劳动本身就是最美的运动。”
作为一场以农民为主体、全民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它不仅鲜活地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爱运动、享健康”的昂扬风貌,更清晰地勾勒出农村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活力迸发的崭新图景。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打破传统节庆模式,所有比赛项目均源自农民日常生产场景,设置了九项极具农耕文化特色的比赛项目,让全民健身“接农气、贴民心”,真正从“城市赛场”走进“乡村田野”,让农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赛场上挥洒的汗水,浇灌出的是新时代农民昂扬奋进的精神之花;欢声笑语中,勾勒出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图景。丰收,不仅是五谷丰登,更是精神的充盈与风貌的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