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兴县

从抗战烽火到幸福兴县

□ 文/图 张亚东

兴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

兴县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主题图片展,在光影中赓续红色血脉

各地游客走进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重温抗战历史

1945年兴县举办庆祝抗战胜利活动

八路军战士边打仗边开荒种地

日军扫荡后破烂不堪的兴县城

书法爱好者用书法艺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一张张鲜活的图片再次呈现了兴县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全新开放的兴县体育场成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晋西北层峦叠嶂的群山怀抱中,兴县宛如一座镌刻着红色史诗的丰碑,静静诉说着峥嵘岁月里的不朽传奇。作为革命战争年代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与八路军120师的核心驻地,这里曾是抵御日寇西进、拱卫陕甘边区、守护革命圣地延安的战略屏障。每一方热土都浸染着先烈的热血,每一处遗址都铭刻着烽火淬炼的精神密码,让红色基因在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日子注定被永远铭记。2025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兴县,这片承载着厚重红色记忆的土地,以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活动,深情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铭记历史 汲取力量

烽火岁月虽已远去,抗战精神永照人心。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晋绥首府兴县以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的纪念活动,串联起红色记忆,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引导广大群众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时间来到2025年8月,纪念氛围愈发浓厚。8月15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内缅怀热潮涌动。群众自发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鞠躬致敬,馆内泛黄的老照片、承载沧桑的革命文物,无声再现了兴县人民与八路军携手抗敌的岁月——硝烟弥漫的战场、军民互助的场景、将士坚毅的面容,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深刻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

8月20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群众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在纪念馆周边启幕,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开场舞《走向复兴》以刚劲舞姿勾勒出老区人民的昂扬精气神,瞬间点燃现场热情;《红歌联唱》中,《映山红》《保卫黄河》的经典旋律响起,老人们跟着轻声哼唱,手指不自觉打起节拍;情景剧《贺司令员到我家》以细腻表演还原军民共饮一壶水、同睡一张炕的暖心场景,真挚情感让不少观众眼眶湿润。

整场展演兼具红色底蕴与生活气息:男女二重唱《梦回蔡家崖》唱出对革命圣地的眷恋,舞蹈《晋绥边区霸王鞭》以明快节奏展现地方特色,晋剧选段《坐宫》尽显传统艺术魅力,说唱《夸夸兴县小杂粮》则用地道方言调侃家乡特产,逗得观众笑声不断。当《东方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前奏响起,全场观众起身合唱,嘹亮歌声响彻夜空,成为最动人的瞬间。

除文艺展演外,兴县在刚刚新建的体育场开展抗战主题演出、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历史图片展览等活动。老人们带着孩子看展览、听故事,青年学子在演讲中讲述先烈事迹,每一场活动都是弘扬抗战精神的生动课堂。

8月26日,兴县老年大学内墨香四溢、艺韵盎然,一场离休干部诗词书画摄影剪纸作品展在此拉开帷幕。百余件作品涵盖五大类别,题材鲜活、技艺精湛,每一件都凝聚着离退休干部对祖国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意。步入展厅,山水画《晋绥春韵》率先抓住视线,细腻笔触勾勒出吕梁山的巍峨苍翠,湫水波光里似流淌着先辈热血,既展现了家乡之美,更定格了晋绥大地在抗战时期的坚韧风骨。

摄影展区的《变迁》以强烈对比震撼人心:一侧是过去兴县破旧的街巷与落后设施,一侧是如今高楼林立、道路宽敞的繁华新貌。十年沧桑巨变,直观展现了这片曾饱经战火的土地,在党的领导下焕发的勃勃生机,也让观众深切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与抗战先辈英勇奋斗的紧密联结。剪纸作品《刘胡兰》则以灵动线条重现英雄形象,坚定的眼神、不屈的姿态,仿佛将人们带回那个生死抉择的瞬间,感受革命烈士面对铡刀时的大义凛然。现场嘉宾或轻声诵读诗词,沉浸于激情岁月;或交流创作心得,让艺术气息与红色情怀交织,展厅内暖意融融。

9月3日,兴县体育馆成为重温历史的重要课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在此隆重开展。展览精心设置“山河国难、铁血出征”“中流砥柱 艰苦卓绝”“晋绥首府 坚实后方”“英雄不朽 精神永存”“永恒纪念 薪火相传”五大板块,珍贵的历史图片与详实的文献资料,宛如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二十里铺伏击战、田家会大捷、甄家庄歼灭战的画面,让观众仿佛看到八路军战士奋勇杀敌的身影,触摸到战争的残酷与激烈;刘少白、牛友兰毁家纾难创办西北农民银行的故事,彰显了晋绥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奉献精神;“地雷大王”李有年、“神枪手”张候油的民间抗战传奇,更让人们看到平凡人在历史洪流中书写的不凡篇章。

观众被这些珍贵史料与感人故事深深打动,大学生吕艳红感慨道:“这次展览让我读懂了兴县的光辉历史,作为新时代接班人,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努力学习,扛起时代重任。”兴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永道出展览深意:“我们希望通过‘明史脉’,让更多人了解抗战历史与兴县的特殊贡献;通过‘讲故事’,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通过‘育新人’,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80载岁月流转,抗战精神从未褪色。兴县以一场场有温度、有力量的活动,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也让全县人民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力量,以更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烽火岁月 不屈篇章

回溯至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华夏山河破碎,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兴县,这座位于晋西北的小城,因其关键的战略位置,不幸成为日军西进侵犯延安的必经之路,自此被卷入了残酷的战争旋涡。1940年夏,日军对晋西北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6月28日,日军纠集约4000兵力,兵分四路气势汹汹地扑向兴县,妄图一举摧毁晋西北党政军领导机关。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根据地机关和八路军120师主力迅速转移至兴县西南地区。6月30日,兴县城无奈沦陷,日军入城后烧杀抢掠,制造了郭家峁惨案、火烧兴县城等惨绝人寰的暴行,兴县人民瞬间陷入苦难的深渊。然而,英勇的兴县人民并未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在八路军120师的坚强带领下,他们同仇敌忾,毅然实行“坚壁清野”,军民一心筑起抗击日寇的坚固长城。120师巧妙采取灵活战略战术,一方面避敌锋芒,从内线迅速转移到外线,保存有生力量;另一方面,抓住有利战机,在敌人侧翼和后方积极展开游击战,不断切断其后勤补给线,让日军陷入困境。

7月4日,日军在“扫荡”扑空后,分三个梯队向东撤退。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敏锐捕捉到战机,果断组织358旅716团和4团、独1旅715团和2团,独一旅第3支队和第5支队,共约6个团的兵力,在二十里铺至明通沟的险要峡谷设伏。这里两侧悬崖峭壁,地势险要,堪称绝佳的伏击地点。

上午11时,敌军3个梯队依次踏入我军精心布置的伏击圈。刹那间,我军依托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日军虽遭突袭,但凭借其军事素养,迅速组织反击,多次疯狂反扑,然而均被我军英勇击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战斗持续了两夜三天。至7月6日,日军在遭受重大损失后,狼狈逃回岚县普明地区。这场二十里铺战斗,我军共歼灭日伪军7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装备,不仅彻底粉碎了日军的夏季“扫荡”计划,有力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更如同坚实护盾,保障了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成为八路军运用伏击战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在兴县这片土地上,除了二十里铺战斗,还相继发生了甑家庄战斗、小善畔战斗等一系列战役。在甑家庄战斗中,晋绥军区巧妙布局,集中优势兵力,通过灵活多变的战术,多次成功包围日军,经过激烈战斗,歼灭日军700余人,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小善畔战斗同样惊心动魄,我军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当地民兵和群众纷纷踊跃参战,最终挫败日军突围企图。这些战斗如同锋利的利剑,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保卫了党中央,也让兴县当之无愧地成为革命圣地。兴县人民在抗战中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团结一心的精神,正是吕梁精神的生动写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时光荏苒,抗战精神代代相传。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第一站就来到蔡家崖,向晋绥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接见老战士、看望干部群众,并勉励大家要把吕梁精神运用到当今时代,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奋斗。

六柳厅外,丁香树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

兴县县委、县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吕梁精神为指引,感恩奋进,全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兴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实现历史性跨越。

脱贫摘帽后,兴县积极打造美丽幸福乡村,改善人居环境。如今,兴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碧村、后石门等一个个特色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在推进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方面,兴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有机结合。二十里铺战斗遗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兴县还举办了红枣文化节、红色马拉松比赛等活动,提升了兴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各项事业的推进,兴县在城乡面貌、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上,兴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除传统农业外,还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一批重点工业项目落地,红色旅游升温也带动了服务业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兴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逐渐重现。

社会事业发展上,兴县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入。学校教学条件极大改善,师资力量加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医疗卫生设施日益完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兴县将始终把嘱托刻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以吕梁精神为精神坐标与行动指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锐意进取、担当实干,不断谱写县域发展新辉煌,朝着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笃定前行!”谈及未来发展,兴县县委书记梁文壮信心满怀。

跨越革命战争的浴血与和平建设的奋斗,兴县人民始终以忠诚祖国、热爱人民、执着理想信念为坚守。兴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系列活动,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兴县人民将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新的起点,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将抗战精神和吕梁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兴县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属于兴县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