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烹饪竞技激发木耳产业发展

——“中阳木耳”山西烹饪技能大赛掠影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9月26日,中阳县宾馆金色大厅内,炒勺交响,食材入锅的声响犹如烹饪的旋律。“中阳木耳”山西名厨烹饪技能大赛在此激烈上演,全省40家餐饮名厨齐聚一堂,各展所长,将黑厚爽滑、脆嫩细腻的中阳木耳演绎成百变佳肴,不仅让人领略到中阳木耳的独特风味,更为产业链的拓展和价值提升探索新径。

作为“华北第一木耳县”“全国木耳十大经济主产县”,中阳县近年来锚定农业特优战略,深耕黑木耳产业。从2018年试种起步,现已建成高标准木耳大棚2100栋,栽植木耳6400万棒,预计干木耳产量达550万斤,产值近2亿元,不仅赢得“全国黑木耳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更成功入选山西省第四批特色专业镇。

为了让参赛者对“中阳木耳”有更深入的了解,主办方特于9月25日组织所有参赛者提前探访中阳心言木耳基地。他们踏着湿润的菌棚土壤,亲眼见证了木耳从菌棒中萌发、成长,直至加工完成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激发次日的烹饪灵感。26日的比赛中,选手们动作敏捷,有的正细心切制泡软的木耳,有的在精心调制酱料,亦有人员在巧妙地布置菜肴造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他们的专业与热忱。每当一份作品完成,守候一旁的媒体记者便立刻围拢,相机咔嚓声此起彼伏,镜头捕捉到黑亮的木耳与缤纷食材的完美融合,既美观又令人垂涎,整个现场洋溢着一片热烈活跃的气氛。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烹饪大赛,也是第一次以木耳为核心食材创作菜品,光是构思做法就琢磨了半个月!”来自孝义的选手杨建彬,刚刚完成第一轮比赛,他分享道:“我参赛的作品是‘鲜虾木耳’——翠绿的菜心铺在盘底,裹满虾泥的木耳球色泽鲜亮,摆在菜心之上,既显层次又透着清爽。木耳本身清爽,搭配虾泥能提鲜,还不用多放油,吃着有营养又不腻,我对这道菜很有信心!”

据悉,本次大赛精心设置了团体奖与个人热菜奖两大类别,奖项分别按照特金奖30%、金奖40%、银奖30%的比例进行严格评选。荣获“特金奖”的团队,将获赠丰厚的木耳食材,并有机会与中阳县政府签订采集合作的重要协议。在团体奖的激烈角逐中,海归海餐饮集团、柳林梦梦黄河大酒店、湖滨国际大酒店等12家单位脱颖而出,获得殊荣;太原并州饭店智慧央厨等28家单位赢得了金奖;古交德胜楼餐饮等11家单位获得了银奖。在个人热菜奖方面,温良鹏、康磊、王耀荣等12位厨师荣膺个人特金奖;陈应栋、徐志龙、刘明明等15位厨师获得金奖;李江峰、刘江明等厨师荣获了银奖。

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会长王中华表示,此次竞赛以“以赛促销、以赛促产”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木耳产供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让“中阳木耳”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