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

红色血脉在这里延续

——吕梁英雄故事馆开馆侧记

□ 本报记者 罗丽 刘转转

巍巍吕梁山,滔滔黄河水。翻开吕梁的革命史诗,英雄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以不同方式书写着忠诚与担当。每一位为国捐躯的英雄先烈都应被铭记、被尊崇,每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都应当被仰望、被传承。

9月30日,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吕梁英雄故事馆在离石区永红村隆重揭牌。这座由闲置建筑改造而成的红色展馆,不仅被授予“吕梁市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研学基地”“吕梁市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称号,更以1400余平米的展陈空间、数字化的沉浸式体验,让9600多位吕梁英雄的故事“活”了起来,为传承吕梁精神注入新活力。

走进吕梁英雄故事馆,没有传统展馆里静态的图片与文字堆砌,取而代之的是流动的光影、生动的讲述与沉浸式的体验。前厅精神溯源区勾勒出吕梁精神的起源脉络,三环历史脉络区以“觉醒、热土、民心、家国、奋斗、复兴”为纵轴,沿着吕梁党史关键节点铺展剧情线,通过36个历史事件短片、100个英雄故事视频, 串联起吕梁不同时期的红色记忆; 二环线英烈名录线上线下英雄馆共建区陈列着9600多位吕梁英雄的基础信息,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一段热血岁月;中心VR沉浸式英雄剧场里,戴上VR设备,便能“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亲历英雄们的战斗瞬间;宣誓区,不少人自发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声音洪亮而坚定。

“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图片+文字+实物’的展陈布局,以革命先驱、抗日英雄、一等功臣、全国劳模、当代吕梁英雄的感人故事为内核,邀请国内知名艺术家、主持人参与故事演绎,将历史脉络写成剧本,制成数字视频。”离石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梁燕介绍,这种创新形式让观展不再是“被动看展”,而是“主动沉浸”,参观者能听着主持人讲述的英雄事迹,看着动态还原的历史场景,甚至通过VR设备与“英雄”隔空对话。

除了线下展馆的亮相,“线上吕梁英雄故事馆”的建设计划更让人期待。梁燕透露,展馆将搭建小程序与网页平台,面向全社会征集吕梁英雄的补充资料。无论是民间收藏的英雄家书、老照片,还是村民口口相传的英雄事迹,都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提交。“目前馆里收录了9600多位吕梁英雄的名录,但部分英雄的故事还不够完整。我们希望通过‘全民共建共享’的模式,邀请全民参与‘留白共建’,让更多散落的红色记忆被收集、被记录,让英雄故事不断充实、代代延续。

离石一中学生柳卓延在参观后,久久驻足于英烈名录区。“以前在课本里学吕梁英雄,总觉得他们离自己很远。但今天在这里,看到英雄的名字、听到他们的故事,甚至通过数字科技‘走进’他们的战斗场景,才真正明白‘英雄’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是用热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人。”柳卓延说,今后将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传递温暖,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岁月里扎根生长。

岁月流转,精神不息。英雄的故事仍在继续,英雄的精神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更闪耀的光芒。吕梁英雄故事馆不只是红色记忆的“收藏盒”,更是精神传承的“接力站”,它以数字科技为笔、以全民参与为墨,书写着传承红色基因的新篇章。未来,这里将成为更多人追寻英雄足迹、感悟吕梁精神的“精神地标”,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让吕梁精神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