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中阳县:林麝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 王涛)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中阳县借助优越的生态环境,积极探索林麝特种生态养殖,为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新动能”。

走进位于下枣林乡下枣林村的西山林麝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一排排整齐的圈舍内,一只只灵动可爱的林麝被单独饲养在其中,有的上蹿下跳,有的安静地跪在窝内,还有的悠闲地踱步惬意地沐浴着阳光,享受着乡村的宁静。

林麝,被称为“行走的黄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公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中药材与顶级香料,素有“软黄金”之称;母麝则负责繁育后代。基地负责人介绍,林麝胆子非常小,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外界噪音、光照强度或空间不足都可能引发如撞墙、拒食、流产等应激反应,因此,养殖林麝就需要给它们“单间”。

西山林麝科技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以林麝驯养繁育、麝香及其衍生产品研发为核心,通过阶梯式投资与生态化建设,逐步成为区域特色生物经济的亮点项目。

2024年,公司首期投资600余万元,建成占地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的标准化林麝圈养场,设计存栏量120只。该基地依托现代化养殖设施与科学管理手段,实现了林麝人工驯养的良好开局。2025年,公司再投入700万元,在下枣林乡冯家坡改建第二座圈养场,预计年底前投入运营,新增林麝存栏150只。两座基地的相继落成,标志着企业在林麝资源储备与养殖技术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为进一步扩大产能并提升麝香品质,公司计划于武家庄镇普善庄村车鸣峪林区建设存栏1000只的半野生饲养场。该项目预算投资4000万元,将充分利用林区天然植被与自然环境,通过“适地围栏”技术,构建林麝半野生放养体系。这一模式既模拟了林麝的自然栖息环境,促进其生理健康与种群繁育,也为高品质麝香的可持续产出奠定了生态基础。

除养殖业务外,公司聚焦麝香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与转化,计划联动科研机构,探索麝香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一体化布局,企业致力于打通林麝产业全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带动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