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把好事办到心坎上

临县667名环卫工人吃上“幸福早餐”

本报讯 (记者 张娟娟) 10月10日清晨6时30分,临县58岁的环卫工人张建莲从爱心早餐点接过热腾腾的包子和豆浆,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天没亮就出门,经常顾不上吃早饭。现在好了,政府专门为我们准备了热乎可口的早餐,鸡蛋、牛奶都有,比在家里吃得都好,身子暖和了,干活就更有劲了!”

这份传递到一线的温暖,源于临县今年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城区环卫工人免费爱心早餐项目。该项目自7月1日启动以来,已覆盖全县667名一线环卫工人,让每日清晨忙碌的“城市美容师”都能准时享用到一份营养均衡的热乎早餐。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守夜人’,他们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作业,解决‘上班早、吃饭难’的问题刻不容缓。”在年初召开的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城区环卫工人爱心早餐项目”经人大代表票决,高票入选县政府2025年度十大民生实事。

为确保爱心早餐“暖胃更暖心”,临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县住建局、总工会、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协同的工作专班,对早餐点的选址、供餐、监管等环节进行精细化推进。一是科学布点,力求覆盖无死角。针对环卫工人作业区域广、分布散的特点,项目组根据片区划分需求,通过公开招投标,在城北、城中、城南精准布局5个固定供应点,确保环卫工人无论在主干道还是背街小巷作业,步行5至10分钟内都能便捷取餐。二是营养为本,严守安全底线。市场监管部门全程介入,督导供餐企业严格执行“明厨亮灶”标准。每日提供的早餐涵盖鸡蛋、牛奶、粥品、包子、小菜等8类以上餐食,注重荤素搭配与本地口味,既保证能量充足,也兼顾健康与可口。三是闭环监督,建立长效机制。县纪委监委将该项目纳入重点督查清单,定期抽查供餐质量、资金使用及服务满意度;同时畅通环卫工人意见反馈渠道,根据建议动态调整餐单与服务时间,真正让“民生工程”化作持久的“民心工程”。

如今,在临县许多市民途经早餐点时,会主动向环卫工人道声“辛苦”;周边商户自发腾出空间,为供应点提供存储便利;社区志愿者也轮流前来协助维持秩序……爱心早餐引发的“涟漪效应”,正让尊重与关爱劳动者成为临县最动人的文明底色。

从保障“吃得上”到追求“吃得好”,从解决实际难题到传递城市温暖,临县用一份份日常的早餐,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如临县住建局局长张向阳所言:“民生实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要让每一位劳动者都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记得他们的付出,也回应他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