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娟娟) 金秋十月,正是丰收季,连绵的阴雨却为兴县的农田笼上一层焦急。抢收关键期农时紧、任务重,湿粮难收——面对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兴县迅速响应,以“颗粒归仓、减损增收”为目标,组织起县、乡、村三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让“党旗红”引领“丰收黄”,全面打响了一场暖心的秋收保卫战。
“群众所急,就是命令!”兴县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部署秋收保障工作,建立起“领导包联、部门下沉、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力量向田间地头集结。
市直单位驻兴县帮扶工作队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市水利局驻奥家湾乡张家塔村工作队变身“搬运工”,一边帮村民抢收玉米,一边协调地窖妥善存放湿粮;市交警支队、吕梁机场驻固贤乡工作队员手持铁锹、推板走进农田,与农户一起清垄抢运谷子;县委宣传部牵头组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直奔高家村镇冯家庄村,分工协作收土豆、打红枣。汗水浸透红马甲,也浸润着“帮老乡抢收,就是守护民生”的朴素信念。
在乡镇一线,党员干部、选调生、驻村队员和村民并肩作战,组成一支支“突击队”“攻坚组”,真正打通抢收“最后一米”。
高家村镇党委牵头成立多支抢收突击队,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踩进泥泞的田地,帮助农户抢收红薯和谷子,“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呼声此起彼伏;蔡家崖乡、孟家坪乡实行镇村干部包片到户,与村民一同完成从翻土、收割到搬运的全过程,确保成熟一片、收完一片;固贤乡、奥家湾乡聚焦“抢收减损”,党员干部手持镰刀、推着小车,逐块排查倒伏作物,争分夺秒降低雨涝损失;瓦塘镇、赵家坪乡打出“服务组合拳”——既帮忙收粮,又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粮到家,让温暖直抵民心;康宁镇、蔚汾镇则在党旗引领下凝聚合力,党员干部亮身份、领任务,在抢收一线树起一面面“红色标杆”。
“看到党员干部和我们一起蹲在泥地里收粮,心里特别踏实!”冯家庄村的王大娘手捧刚收下来的红枣,眼角漾开笑意。
在这场秋收保卫战中,全县累计下沉党员干部超千人次,帮助困难群众抢收作物面积超过千亩。田间地头,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红马甲”“红袖章”成了这个秋天最温暖的色彩——它们不仅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更架起了一座座坚实的党群“连心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更是民生所系。”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县秋收进度已过半,下一步将持续强化服务保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丰产丰收,以实干实绩答好“为民服务”的时代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