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攻坚“两个覆盖” 跑出“百分速度”

汾阳市民营企业“党旗红”带动“产业兴”

本报讯 (记者 刘少伟) 今年以来,汾阳市将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为抓手,通过健全体系、多方联动、分类施策,努力构建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的民营企业党建新格局,让“党旗红”真正带动“产业兴”,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红色动力”。

汾阳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政治引领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两新”工委的“指挥棒”作用。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亲自挂帅,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牵头,联合行业部门、镇(街道)、杏花经济开发区,成立攻坚克难的“特战队”,构建起“市委统一领导、组织牵头抓总、工委具体指导、行业协同发力、属地兜底落实”的责任“链条”,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自6月以来,已累计召开安排部署会议2次、专项工作推进会3次、调度会4次,针对滞后环节和薄弱领域开展靶向督导,确保攻坚行动步调一致,协同共振。

为摸清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家底”,汾阳市聚焦民营企业组织覆盖、人员结构、党员数量等关键信息,创新构建线上数据比对、部门专项筛查、乡镇街道属地核查的“三位一体”摸排机制,推动全市民企党建工作从“底数不清”转向“精准识别”,确保不漏一企、不落一人。自摸排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组建193个工作小组,调动111名党建指导员,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对接、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核查上级反馈的941家企业,精准确定“三有”非公企业375个、重点企业43个、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企业55个,为后续攻坚行动明确了任务目标。

在此基础上,汾阳市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按照党员3人、职工25人、女职工3人的标准,分类建立“三有”非公企业台账,精准施策,务求实效。针对党员人数达到3人及以上且条件成熟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2个;对党员不足3名或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企业,则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的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14个,调整联合党支部7个,推动符合条件的55个“三有”非公企业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同时,汾阳市还积极推动119个企业组建工青妇群团组织125个,并调整选派党建指导员78名,覆盖企业达268个,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98.66%。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汾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经济组织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