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丽 通讯员 梁赟) 十月份以来,持续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面对秋收受阻、秋种延期等情况,交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迅速启动应急举措,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全链条保障,全力推进“抢收、抢种、保丰收”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损失。
秋雨暂歇,农时不等人。在西营镇石侯村的积水泥田里,履带式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作业。伴随着机器轰鸣,一排排玉米秆被快速收割、脱粒后直接装车,送往烘干点。
“下了十多天雨,地里积水排不出去,多亏合作社帮忙,让我们减少了损失。”石侯村村民温学兰说。为加快抢收进度,交城县振乾农牧专业合作社专门采购了3台履带式收割机,不仅帮助农户抢收玉米,还将粮食送往烘干厂处理,后续再对接养殖户或饲料加工厂,保障农户收益。“就是想抓紧把粮食收回去,不让农户一年白忙活。”合作社负责人贾振乾表示。
针对当前农时紧、任务重的秋收实际,交城县农业农村局与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同步统筹资源,统一调配农机、划定作业区域、落实后勤保障,确保收割高效有序。目前西营镇秋收进度已达65%,剩余近11000亩农田预计在15天内完成收割。
抢收只是第一步,烘干入库是防止粮食霉变、守住丰收成果的关键。在交城县烘干中心,刚收割的金黄玉米通过传输带直接进入烘干塔,经处理后再无缝转运至粮库,形成“收割—烘干—入库”一体化作业链条,从源头避免潮湿天气导致的粮食损耗。“针对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造成的影响,我们及时召开‘双抢一保’工作会,分赴各乡镇摸排受灾情况和农户困难,再针对性解决问题。”交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卞海峰表示。
从前期的逐地块摸排积水深度、玉米成熟度,到收集农户农机需求;从技术指导、人工帮扶,到全链条的农机调度与烘干保障,交城县形成县乡村三级合力,将“双抢一保”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种不误农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