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经济

“内外兼修”护萌娃 织密安全防护网

——我市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为全市幼儿园师生筑牢安全“防火墙”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提、拔、握、压,记住这四个动作,遇到初期火情就能正确使用灭火器了!”在孝义市朝阳街幼儿园的操场上,消防宣传员正手把手指导教职工实操灭火;与此同时,中阳县消防救援站内,一群幼儿园孩子正围着叠得方方正正的“豆腐块”被子惊叹,听消防员叔叔讲述奖牌背后的救援故事……近日,我市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围绕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创新推出“走出去科普+请进来体验”双轨模式,一场场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消防宣传活动,正为全市幼儿园师生筑牢安全“防火墙”。

“幼儿园孩子年龄小、自救能力弱,消防安全必须抓细抓实,既要让教职工掌握过硬技能,也要让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种下安全种子。”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这一目标,各大队结合辖区实际,量身定制宣传方案,让消防知识真正走进校园、融入童心。

孝义市消防救援大队将课堂设在该市朝阳街幼儿园内,针对幼儿园场景特性精准施教。“幼儿园常见的火灾隐患有电器老化、易燃玩具堆积、消毒用品存放不当等,大家一定要落实‘三清三关’,每天离园前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关电源、关燃气、关门窗。”宣讲人员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从火灾成因与预防讲起,再到消防“四个能力”、正确报警流程、疏散逃生技巧,每一个知识点都紧扣日常工作场景。理论讲解结束后,消防宣传员现场点火模拟火情,按照“提、拔、握、压”四字要领演示灭火器使用,再让教职工逐一上手操作,发现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纠正;另一边,消火栓“一甩二接三开阀”的操作口诀朗朗上口,教职工们分组练习水带抛卷、水枪连接,从生疏到熟练,在反复实操中掌握了关键的“救命技能”。

“如果幼儿园发生火灾,班主任要第一时间组织孩子用湿毛巾捂口鼻,按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后勤人员要负责关闭电源、燃气,防止火势扩大……”在汾阳市太航天天向上学校,汾阳市消防救援大队的宣传员正结合近年来全国典型校园火灾案例,向教职工明确各自的应急职责。案例中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在场教职工深刻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培训中,宣传员不仅讲解日常火灾预防要点,还特别强调疏散引导员的角色定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无缝配合”。培训尾声,宣传员为教职工发放了图文并茂的消防安全教育读本,并留出专门时间解答疑问。“电器着火能不能用水泼?”“灭火器过期了怎么处理?”面对教职工提出的实际问题,宣传员一一细致解答,用通俗的语言化解了大家的困惑。

与“走出去”的精准科普不同,“请进来”的体验活动则让消防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在中阳县消防救援站,辖区幼儿园的师生们开启了一场“零距离”消防之旅。走进消防员宿舍,整洁的床铺、摆放整齐的衣物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当消防员叔叔现场演示如何将被子叠成“豆腐块”时,孩子们纷纷鼓掌叫好,不少孩子还小声说:“以后也要把被子叠得这么整齐。”在队站荣誉室,一块块奖牌、一幅幅救援图片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对“消防员”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消防员叔叔不仅会灭火,还会救被困的人,真勇敢!”参观结束前,消防员还现场示范了灭火器扑火步骤,邀请教师们亲身体验,手把手纠正操作动作,让大家在实践中巩固灭火技能。

临县消防救援大队则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让消防知识传播更广。在临县金色摇篮幼儿园师生走进消防站时,大队同步开启线上直播,让未能到场的师生和家长也能“云参观”。线下,孩子们围着红色消防车好奇不已,消防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消防车的功能、各类救援装备的用途;在科普教育基地,孩子们体验了在科普教育基地,宣传人员组织孩子们体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逃生体验系统、建筑消防模型等,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师生直观了解了火灾的危害和逃生技巧,将安全知识深植心间。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创新校园消防宣传形式,常态化开展针对性活动,让安全意识扎根每一个孩子心中,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守护幼儿园安全的行动,不仅提升了师幼的自防自救能力,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种子,以坚实的“消防力量”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