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韩笑 王华燕) 近年来,岚县深耕双拥工作沃土,赓续拥军爱民光荣传统,以体系建设为基、优抚安置为要、军地共建为魂、爱国教育为翼,“四向发力”推动军政军民深度融合,成功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称号,奏响新时代军民团结奋进的昂扬乐章。
体系筑基,织密双拥服务网络。岚县将双拥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树牢“军事优先、军人优先”理念,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31个部门参与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岚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实施方案》及职责清单,明确“施工表”与“路线图”,层层压实责任。同时,构建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核心,9个乡镇、126个村、9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为支撑的三级双拥工作网络,划分42个双拥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提供“家门口”精准服务。健全军地合署办公、双向支持等制度,定期召开党政议军会、军地座谈会,及时破解工作难题。县委主要领导亲自为立功军人送喜报、参加新兵欢送会,以“荣光传递”点燃官兵建功军营的热情。
优抚赋能,筑牢民生保障防线。岚县紧盯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硬核举措守护其合法权益。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各类优抚金986万元,为“两参”困难人员发放补助近60万元,为356名优抚对象送上慰问金11.5万元;首次将困难退役军人帮扶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已拨付7.1万元帮扶100名困难人员,为783名满60周岁退役士兵发放生活补助。在就业创业扶持方面,投入1000万元支持退役军人薛贵生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其研发的粗粮产品荣获省级奖项,带动周边村民增收;严格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在特岗教师招聘中设立退役军人专岗,实施“老兵村长”工程,30名退役军人担任村“两委”主干或“两委”成员,826人纳入县域人才库。此外,累计走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6000余人次,解决住房困难等问题,为190余名退役军人申请公租房,12345热线及信访案件化解率达100%。
共建聚势,激活军民联动效能。岚县以军地“双清单”为抓手,推动军地双向赋能、协同发展。地方投资100余万元改造人武部、武警中队基础设施,在9个乡镇及8家企事业单位建设民兵营连阵地,配强专武干部;驻岚部队主动投身地方发展,组建调研组确定2个农业扶持项目,投入10万元支持界河口镇塔上村完善基础设施,每年投入1万元运营“爱心超市”,组织退役军人携带价值60万元的物资驰援贵州榕江,军民携手共克时艰。社会拥军力量同步壮大,57家企事业单位签约成为爱国拥军志愿服务单位,军人军属可享受公交免费、医院银行优先服务,中国电信推出“荣军卡”,覆盖加油、购车等优惠,“尊崇”理念融入千行百业。岚县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爱国拥军社会组织拥军成果展示会,充分展现双拥工作丰硕成果。
教育铸魂,厚植爱国拥军情怀。岚县投资20余万元提质改造岚县烈士陵园、新建2处国防教育基地,每逢清明、八一建军节、烈士公祭日,组织党员干部、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联合媒体完成“草子寨惨案”遗址采风,铭记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同时,升级双拥主题公园、主题街,制作2部双拥宣传视频,布设8处永久性标识、200余块宣传牌,发行《铁兵岁月》文史资料,普及涉军法律法规;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评选活动,社科乡“兵支书”杨艳峰在省级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成为岚县退役军人队伍的先锋模范。截至目前,全县选树1名“最美退役军人”、2户“最美双拥家庭”、2名“最美军嫂”,2名退役军人分别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省级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