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

陈谈元:

走到哪里都发光

□ 文/图 本报记者 曹永亮 本报通讯员 武姝君

图为陈谈元

在孝义市大孝堡乡南小堡村村委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随意翻开几页,可以看到第一书记陈谈元扎根农村的点点滴滴:

2015年7月8日,新增办理五保户一户,赵俊,60周岁,无儿无女。为村民石润文、张富连、石锁环、石金泉等8人办理了(大病)低保。

2015年9月10日,补发幼儿园教师工资。

2016年8月11日,硬化石润禄巷370平方米,村内部分路面损坏修复336平方米,村委会换门窗,封闭了阳台,粉刷了办公室。

“南小堡村是在孝义市挂牌的上访村、不稳定村,2014年换届选举包村干部去了村里出不来,饭也不让吃,这样的村子你敢去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陈谈元直言,“当过兵的人什么也不怕,死都不怕还怕啥呢?”

翻看陈谈元的简历,1982年入伍,2008年转业,当了26年消防兵,2010年安置到孝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任职副大队长。2015年5月被选派到南小堡村挂职“第一书记”。在孝义工作十六年,有十年在部队,又是外地人,“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懂,孝义农村去过的满打满算就5个,农村工作从来没接触过,如何开展工作?”“不在村里吃一口饭,不花村委一分钱,公平、公正、公开办事,没有问题没有后遗症!”

2015年6月1日去乡镇报道后, 陈谈元便开始走巷入户。第一天去村委,铁将军把门,连钥匙在谁手里都不清楚,连着两个多月的时间把村里每家每户都跑了一遍。通过走访,他梳理出上访主要矛盾:账务未公开透明、班子建设问题、土地流转、接送上学、宅基地、各项外欠款问题等十多项。

怎样解决上访问题?村民们说他是医生看病,把住脉了,制定了亲情调解、朋友调解法。村两委干部董秋生两个弟弟之前分别向村里批了五间房,各交了12200元,一直到现在房子没盖起来不说,钱也没有退还一分。“我两个弟弟11口子也是受害者,能不大闹?一开始,咱也有情绪,后来陈书记跟我讲清楚,当老大的是干甚的?我就跟老三老四说了,有人管也有措施方案,自然不闹了。他说下的,我认!当过兵的人,信得过!”

村里两派斗争隔阂已久,怎样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他自己掏腰包拉上两委的人吃饭打开话匣子,自己找上车拉上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去榆社考察大棚建设。开会有人闹事别人是躲上走了,他是往前走化解矛盾了。两头调解各给对方个台阶下,慢慢又融合到一起。”乡镇任命主管村务工作的第一书记王学斌说:“我俩一开始也吵架,但人家肚量大,帮我出了不少好点子,在村委制定了零招待制度,村里集体用地也是公开招投标,公开透明人们没意见!”

在消防队每天盯着的就是训练、灭火;去了交警队,每天盯着的就是车、路、人;如今挂职第一书记,大大小小安全隐患不放松、不放过。看见村里农网私搭乱设,2015年底全部农网改造,不用村里老百姓掏一分钱。幼儿园紧邻着公路,立马动手加设护栏;接送孩子上下学路上大车多有超员现象,年初上会研究由村集体补助发放给每户150元交通费,由家长自行接送;村里养车户多,隔三岔五晚上不是丢油,就是丢车丢电瓶,立马安装摄像头全覆盖,失窃绝迹。

“今年雨季多,雨水量大,大孝堡乡各村蔬菜大棚受损不少,风大雨大淹死不少菜苗,唯独南小堡村没有损失,这都是“核动力”的功劳。“核动力”是陈谈元的微信名,夏天防汛,他每天跑到村里巡查,半夜里还在“南小堡工作队”群里发微信,打电话,说中央气象台预报说晚上12点有暴雨呢,怕蔬菜大棚淹了,当下拉上我开车到了村里,夜里两点多又调上水泵立马抽了水。”王学斌很庆幸:“要不是他坚持我估计也做不到”。如今,20个大棚产的西红柿卖价比当地市场还高,已经收回成本,明年就可以收益了。

陈谈元在村里是个名人,村里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蹒跚学步的儿童都认识他。只要他一进村,离老远村民就和他主动打招呼,大伙心里待见这位能干有为的第一书记。如今,这个昔日上访最严重的村成为了大孝堡乡荣誉最多的村,党建、卫生、安全、教育各项均是第一。陈谈元就像一棵小树苗,在百姓心中扎了根,慢慢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正如军人的风姿。他虽已不在军营,却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