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关 注

十多项资助措施 保证学生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十二年苦读磨一剑,春华秋实。仗剑走天涯的少年豪气,可能让你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无所畏惧,但早已懂事的你,也许会担心上大学会给父母增添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负担。这封信想给懂事的你再划一划‘重点’,理一理‘解题思路’。”这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中,充满温度的文字。

信中还写道:“当前,国家已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以及校内各种奖助补等在内的十多项资助措施,决不会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具体解题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三不愁’。”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入学前不用愁”,是指贷款办在家门口。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新生可以向当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大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都由国家负担。此外,中西部20余个省区市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还可以申请新生入学资助,解决路费和入校后的短期生活费问题。

所谓“入学时不用愁”,是指当新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会看到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若需要帮助,可以根据要求如实填写调查表,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村(居)委会、原就读高中任何一家单位核实盖章。如果没来得及办理助学贷款,或没筹够上学费用,报到时可凭此表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直接报到入学,缓交学费和住宿费。

所谓“入学后不用愁”,是指在新生入学后,学校资助部门将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并依此确定资助措施。如,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解决临时性困难,以临时困难补助等为主。如果新生想提高综合能力,并贴补生活支出,可以申请勤工助学;如果学业优异、表现突出,还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校内设立的各类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