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断腿”到实现“最多跑一次”
为实现公证“最多跑一次”,全省公证行业做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完善公证便民服务配套措施。省司法厅制定了《公证“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第一批)》《全省公证机构咨询电话及微信公众号目录》《全省公证服务监督电话目录》和《公证“最多跑一次”申请人办证须知》,同步面向社会公布。全省开展了“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培训工作。
其次,提升公证机构窗口服务能力。公证机构在醒目位置张贴办证流程图,对办证各环节进行详细说明和后续环节提示;对《服务承诺》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积极提供公证法律援助。
最后,优化公证机构办证流程。逐步推行公证当事人承诺制,告知当事人虚假陈述、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公证书的责任后果。拓宽办证缴费渠道,实现办证费用快捷支付;改进文书送达方式,根据当事人需要积极提供邮寄等方式送达公证书,保障“最多跑一次”落实到位。
公证“最多跑一次”操作流程
要实现公证“最多跑一次”,有三个环节:
第一步是证前咨询。对于当事人来讲,这是一个重要环节。当事人在办理公证前,要通过咨询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与公证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所办事项是否属于该公证机构业务受理范围,需要提交的书面材料,并预约办证时间。当事人应当如实、详尽阐述申办事项及本人相关情况。公证机构要求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要明确具体,并且做到一次性告知清楚。
第二步是现场办证。当事人在与公证人员充分沟通,并预约好办证时间后,在约定的时间可前往公证机构。公证人员为当事人办理或引导当事人办理公证业务。公证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一律即时受理、快速审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办结”。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开通了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平台,拓宽了群众缴费渠道。
第三步是邮寄送达。对于符合出证条件的,一律做到当日出证;对情况复杂需审查核实、不能当日办结的事项,公证机构在出具公证书后,根据当事人需要提供邮寄送达公证书服务,不需要当事人到公证处领取公证书。“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通过增加事前咨询和事后邮寄送达2个环节,对公证服务关口进行了前移和后延,保障当事人在咨询和领取公证书的环节不需再跑路。
需要强调的是,公证“最多跑一次”48项事项清单、全省各公证机构咨询电话、公证服务监督电话、公证申请人办证须知等内容在山西省司法厅网站(www.sxsfxz.gov.cn)已经予以公示。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公证申请人一定要事先了解“最多跑一次”事项范围。目前,我省只对48项事项范围之内的公证事项实行“最多跑一次”。
本版稿件据《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