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楼县龙交乡上庄村西红柿种植园迎来了丰收的日子。窄窄的田垄上,一眼望不到边的翠绿掩映下,一颗颗又红又大的西红柿煞是喜人。前来采摘西红柿的村民笑红了脸。一颗颗大小匀称的西红柿正在被装筐,一筐筐采摘好的西红柿整齐地码放着,装满西红柿的三轮车一车刚走,一车又来……现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以前种下西红柿,要拉到城里去卖,一天卖不了多少斤,价格还不稳定,这东西在成熟季又不好保存,可发愁了。现在好了,咱村建起了西红柿加工厂,家门口有多少收多少,我们的后顾之忧没有了,只管把西红柿种好就行了。”村民冯赵青和他的老伴儿、女儿、女婿一边往三轮车上装西红柿,一边对记者说。
上庄村位于龙交乡以东10公里,辖上庄、张家沟、阳道3个自然村,现有贫困户85户,280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全靠种地。
为了帮助上庄村发展支柱产业,实现集体经济破零,驻村第一书记刘澎与村干部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决定根据该村地理环境发展原生态农业。经过多方努力,于2017年10月建起了龙尚庄西红柿加工厂,并成立以种植大户牵头的西红柿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80亩西红柿。从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管理,确保西红柿绿色、优质。所产西红柿全部回收加工,带动贫困户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这不是我家种的,我是打工的。”七十多岁的老王一边忙着采摘西红柿一边喜滋滋地对我们说,“西红柿田间管理虽然有点琐碎,但不苦重,一天100元工钱,很不错了。我这岁数出去打工哪能挣到这么多呀,这都得感谢咱的第一书记啊。”
在龙尚庄西红柿加工厂库房里,前来卖西红柿的村民苏福锁告诉我们,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来卖西红柿了,平均5天就能摘一茬,每斤8毛钱,每次能卖到800多元,他今年种了2亩西红柿,收入万把元不成问题。
“为了将西红柿种植、加工这一产业做起来,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下了很大的功夫。从前期的考察调研、项目策划到争取资金、筹建厂房、购买设备、开始生产,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好几次想打退堂鼓,最终还是在乡党委、政府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坚持下来了。”第一书记刘澎感慨地说,“接下来,我们将会努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在做好西红柿酱加工的基础上再进行西红柿饮料的试加工,辣椒酱的试加工,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打,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全体村民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