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关注

平“语”近人

电话:8227878-8037 8232929 电子信箱: llrbxqk@126.com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七)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进程。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是赢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本期《绝知此事要躬行》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典故,从尚行——言胜于行、敏行——明辨善行、力行——身体力行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讲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笃行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用:

典出: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所讲。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引用: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讲。

经典释义: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这句话出自《荀子·儒效》当中。从字面上看“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山再高,也是一公式 土一公式土累积而成的。水再深,也是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而成的。

首先,它表明不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都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达成远大的目标。

第二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说“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你积着积着不积了,那山还成山吗?汇集水,中途停止了,那么这个水还能够成为大海吗?不能够。

《战国策·秦策》中说“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后来成为一个成语,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你走一百里,走到九十里,才走了一半,最后十里很困难。为什么?劳累了,坚持的时间太久了,付出的劳动太多了,虽然目的在前面,但是你松懈了。

《荀子》中有一段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非常精彩,所以不论你的面前有多大的困难,只要你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你的方向是正确的,最后都能够实现你的目标,江和海需要靠一滴水的积累,高山是要靠一公式一公式土的累积,所以一个伟大事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典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周书》

经典释义: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书》。《尚书》是中国儒家经典的重要著作,它是记载古代历史的一部书。其中,它讲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古代有夏商周朝代,周取代了商,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周)成王告诫他的各级官员,他说到这样一段话,“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什么意思?要“钦乃攸司”,一定要谨慎对待你的职业和所管的事情。同时,他说“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就是告诉你们大家,要想建立大的功业,一定要立大的志向。要想成就大的事业,一定要下功夫,一定要勤奋,要勤勉。所以,志不能够仅仅是轻描淡写,它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要笃行。什么叫笃行?就是坚持不懈地、扎扎实实地去完成,去进行。没有努力,没有坚持不懈是不能够取得成功的。

在新时代,我们怎么做到真正的笃行呢?

第一,干好就要久久为功。常言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除了要有一种只争朝夕的这种干劲,还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山西右玉县治沙的故事来说明这点。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是一片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从第一任县委书记就开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治沙。后来,就是按照这一个目标,按照这个蓝图干下去,最终将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个故事就在告诉我们的干部,我们的干部要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这种境界。一个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实际的、符合老百姓愿望的,就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着一棒地干下去。

第二,干好就要依靠群众。有一句谚语我想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活动,是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我们干部要提高自己的本领,办法在哪里?办法就在群众中。1984年,习近平同志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给正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写了一封信。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改变衙门作风,要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要做调查研究,要拜群众为师,要从群众那里寻找源头活水。要求当地的干部每年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走基层、搞调研。习近平同志他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走遍了所有的村子,正是因为问题找得准,措施定得实,当地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

第三是干好就要勤奋劳动,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论述当中都强调“笃行”、“实干”:

第一, 知识、认识,这是从哪里来的?知识、认识它是从干中,从实践中获得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实践,强调实践是理论之源,在这方面,他也非常强调调查研究。他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比方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就是在他调研扶贫工作的路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走遍了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提出了精准扶贫。

第二,知识的对错它是在实践中,在“干”中来分辨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一个干部的执政能力要靠实践来体现,执政水平要靠实践来检验。

第三,本领只能在“干”中,在实践中提高。在梁家河,青年习近平什么活都干,挑粪、种地、打坝等等。在乡亲们的眼中,习近平就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好后生。虽然吃了很多苦,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说:“那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引用:

经典释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出自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当中。“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昔之清谈谈老庄”,讲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清谈之风。谈老庄,谈玄学,关于国计民生的事情一律不谈。

“今日之清谈谈孔孟”,孔子、孟子后来形成理学和心学的体系。“股肱惰而万事荒”。股肱,像大腿、胳膊,是人的最重要的躯体,对于国家而言,“股肱”是国之大臣,掌握大政方针的。“股肱惰而万事荒”,大臣不干实事了,他也去清谈,所有的政务全荒废了。“爪牙亡而四国乱”,具体各级办事人员,他们不再从事具体工作了。“四国乱”就是各个地方的政事也荒废了。“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的灭亡。

这句话出自顾炎武的口中,顾炎武他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人,他眼见明朝灭亡这样一个惨剧,他在反思明朝为什么灭亡,他得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崇尚清谈。所以,这种清谈误国是一个千古的教训。实干才可以兴邦,空谈误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干的三句话:

第一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一部电影,叫做《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部电影拍摄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其中有一个插曲,这四句歌词是这样的,“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过这首歌曲里面的歌词。他引用这句歌词,就是要告诫我们的广大干部和全国上下,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

第二句,“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我国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但是在未来,我们还面临很多的挑战,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因此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越近,越需要我们不能松懈,越要我们更加努力,越是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时代需要无数的实干家。

第三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的际遇和使命,你们这一代青年际遇和使命又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你们这一代青年人的际遇和使命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你们最大的际遇,也是你们最大的考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奋斗的这个历史任务,光荣而艰巨,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懈地为之共同努力,所以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所讲。

典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顾炎武的《日知录》

本版稿件均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