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关 注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引用:

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典出: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论语》、《道德经》

经典释义: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这两句话我们把它分开来说,先看前半,“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微利”是什么?微利就是小利,孔子就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说的就是,你要尊重事物正常的发展规律,同时你还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是没有办法达成高远的目标的。

“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五色”是什么呢?五色这个典故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就是那些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东西如果你过度摄入的话,那就会损害我们的视力,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让我们长胖。因此,我们不要被这些表面化的东西所诱惑、所迷惑。这其实就是古人所说的“慎微”。

“慎微”是中国传统士大夫非常重要的修身之道,处世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廉洁自律的事例:

高尚的思想情操,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它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修炼、锻造的。回顾总书记从政的生涯,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再到北京,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廉洁自律。

他在正定工作的时候,县委县政府有两辆吉普车,但是他很少乘用,他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下乡调研。

习近平的正定岁月在许多老同志的心目中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常年身着一身旧军装,脚穿军布鞋,下乡调研的时候,斜背着一个绿挎包,说话不紧不慢,透着和气。所以他的同事们都说,这个从中央机关来的人比基层的干部还要朴实。总书记后来曾经说过,咱们共产党人不能总考虑自己的生活小事,生活小事考虑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远了。古人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自律、自警、自守始终是思想修养的一个大境界,也是构筑“不想腐”堤坝的必要条件。

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永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这样才能真正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本版稿件均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