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关 注

拨打精准 窃取隐私

骚扰电话找上门

“每天能接到七八个9开头号码的来电。”自10月起,湖北恩施不少市民陆续接到某商业项目的推销电话,来电不分时段,严重影响作息。日前,当地住建部门约谈该项目所属公司,责令其立即整改并采取措施禁绝电话扰民。

腾讯手机管家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手机安全报告》显示,本季度该手机应用用户共举报骚扰电话近1.17亿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73%。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多数骚扰电话属商业营销类,广告商家主要分布在贷款理财、房产中介、违规催收、股票证券等行业领域。

“由于网络广告点击获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基于电话号码的电话推广方式成本低廉,受限制较少。一些广告主获取用户电话号码后,通过外呼中心等集中拨打骚扰电话,以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杨启波介绍。

电话骚扰不断,亟待“关门送客”。工信部等13个部门决定自2018年7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半的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着力整治骚扰电话扰民乱象。日前印发的《工作方案》要求全面规范呼叫中心业务,明确提出:“开展商业性营销,应事先征得用户同意,保留相关凭证并积极配合骚扰电话核查工作。”

除了频繁骚扰,精准的电话推销让人担心隐私泄露的风险。“月子尚未坐完就不断有电话来推荐月子照、奶粉、保险。”今年9月,江苏泰州兴化多位产妇接到某儿童写真影楼的推销电话,进而怀疑婴儿出生信息遭泄露。当地警方侦查发现,骚扰电话的信息泄露源头为当地某医院驾驶员。

“网站失窃、商家贩卖和通信留迹,是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渠道。”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认为,精准电话推销不仅影响用户正常生活工作,还有可能给不法分子实施网络电信诈骗以可乘之机。“运营商应当投入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更加严格地审查、监督和改进语音电话等通信服务。”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骚扰电话集中监测系统,主动发现并在核实后实施号码关停、加入呼叫黑名单等智能实时处理。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中国移动月均拦截骚扰电话达10.8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