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 合

倾情投入扶真贫 倾力帮扶真扶贫

——离石区城镇集体联合社驻高岭上村帮扶工作纪实

群众穿上新衣后高兴地合了影

高岭上村养猪贫困户薛羊财

高岭上村扶贫项目光伏发电

为群众义务诊疗

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捐衣捐物

为村民义务理发

□ 文/图 本报记者 李艳 本报通讯员 刘艾锋 薛锦红

“共产党好不好?好!社会主义好不好?好!街道办好不好?好!二轻局好不好?好!高岭上好不好?好!大家好不好?好!”

12月7日,室外气温低至零下16度,寒气袭人、滴水成冰。但离石区西属巴街道高岭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院里却是暖意融融,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该村30多名困难群众穿着离石区城镇集体联合社送来的崭新的棉衣、裤子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发自肺腑地高呼道。

寒冬送棉衣,只是离石区城镇集体联合社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社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六个精准”要求,结合驻村实际,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贫困村摘帽,全村8户2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退出,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余元。

围绕脱贫政策 加强领导责任

近年来,离石区城镇集体联合社党支部在深刻领会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系列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坚持把驻村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选派9名党务、业务骨干担任驻村包村领导、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包户、分户开展帮扶工作。大家深刻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政策、深刻领会政策、科学运用政策才能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他们坚持把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坚持每年制定一次帮扶工作计划、修订一次产业发展规划,每月组织帮扶工作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决群众困难问题。

聚焦脱贫目标 培育特色产业

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离石区城镇集体联合社本着巩固传统产业、发挥优势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发挥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产业。2016年为贫困户薛羊财争取猪四只,经过夫妻二人精心喂养,目前已发展到82头;积极鼓励驻村养鸡大户、肉鸽养殖户带动群众发家致富。二是大力提升核桃经济林增质提效。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方式,做到科学管理,优化结构,提升品质,促进核桃产业助推产能扶贫。三是大力开展护理护工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使富余劳动力掌握技能,实现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四是打造百亩扫帚种植园,提高村集体和群众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对标脱贫指标 改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农村长远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针对驻村“两委”办公设施陈旧、办公条件简陋、文化设施缺乏的情况,该社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捐赠办公桌椅3套、文件柜4支、沙发4套,办公文化用品总计2.2万余元,极大改善了驻村“两委”办公条件;帮助规范村级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积极协调驻村水、电、路、网的新建、改建、扩建工作;组织开展驻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利用驻村主干道两侧立墙,打造文化墙,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落实帮扶措施 巩固脱贫成果

该社充分利用进村入户时机,广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提高群众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知晓度,凝聚老百姓脱贫致富共识,并与贫困户促膝交谈,拉近干群关系,将每户生产生活情况了然于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该社帮扶人员积极疏导、耐心解释,排查纠纷、化解矛盾,维护驻村和谐稳定。该社还积极开展党员与驻村贫困户结队帮扶活动,春节前夕,慰问赠送灯笼、对联、床单等春节用品,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七一期间,慰问老党员,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年辉煌成就党课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大家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尽早甩掉穷帽子。同时,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村入户为群众免费理发。

此外,该社还帮助驻村完成光伏扶贫项目建设、采煤沉陷区异地搬迁、小额贷款、土地确权、产业扶贫、养殖项目申请等大项工作。通过帮扶工作,高岭上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整洁、交通条件更加便利、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乡风乡俗更加文明、经济收入稳步提升,一个整洁靓丽、和谐宜居的美丽新村在石州大地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