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刚升上高中,面临一种全新的分班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班级,而且自己高中和大学的好朋友们都在一起,甚至还有喜欢的明星,最后我选择了乒乓球的班级,因为那个班里有我喜欢的孙红雷。醒来很久都一直在回味,不仅是回味美梦,顺带回忆了一下我的高中生涯,一句话可以总结,本以为是噩梦,没想到却是最放不下的时光。
当年中考结束,自己考了个不上不下的分数,去到高中之后依旧没有什么身为高中生的紧迫感,跟初中一样的住宿生活,一样的每月一考试,一样的上课开小差,下课打篮球。当时天真的认为,按部就班的走完高中三年,就会像电视剧中的情节一样,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后来发现我的高中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经历过校园篮球赛、早恋等所有校园电影中包含的元素之后,高三来了,暑假提前结束,弥漫在整个校园里闷热而又紧张的气氛每天都在提醒着我,高考要来了。然而,文科生与生俱来的天真和散漫似乎将我们与这种紧张隔离开来,班里仍然是打打闹闹、热火朝天的景象。那是我成年之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每天都沉浸在即将长大的喜悦和对将要去的远方的憧憬中,在学习上并没有百分之百投入,只是给人营造出一种似乎很用功的假象,虚假繁荣而已。
高考前一个月,我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以我现在的水平,达到本科线是没有希望的,晚自习的时候,我走出教室,站在校园广场上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吹着夏夜清爽的凉风,平静地跟我妈聊了聊这个现实,以打消她认为我再努力一把可以考上大学的幻想。有一瞬间真的觉得自己好成熟啊,这么严肃的事被轻描淡写的说出来,放下了自己的压力,也为父母的失望提前打好了预防针。
意料之中,与本科线七八十分的差距让我没能感受肆意撒欢的高三暑假,同样的时间,我又回到了我的高中,成为了一名光荣而艰苦的复读生。还是一样的闷热和紧张,只不过这次的气氛中,多了点自觉和血性,在高考难度系数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的山西省,高中上四年已经是一种常态,但是复读生,真的是我能接受的底线了,高三可以轻描淡写的度过,高四绝不可以。
近百人的班容量,抬头看到的黑压压的人头,课桌上的一座座书山,都在告诉我们,这里是战场,你们是只能前进不许后退的士兵。在那个残酷又热血的夏天,我虽然没有经历“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的分秒必争,也没有感受过衡水中学的洗脑誓词,但是一切都在告诉自己,没退路了,只能咬牙坚持。
说实话,复读班和高三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高中三年凭着还算可以的智商和时而灵光的小聪明,成绩勉强还说得过去,到了黑色高四,我完全被黑压压的人头击败了。妄图以同样方式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我,在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单上被远远甩开,高考倒计时显示的三位数懈怠了我的神经,与难兄难弟们融洽的同学关系让我似乎梦回高一,上课打瞌睡,下课直奔篮球场的潇洒生活好像又回来了。
这种轻松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三月份,高考倒计时变成两位数了,我的成绩还是不上不下,在复读一年的高四,这就是灾难。我开始慌了,原因并不是担心考不上好的学校,而是担心别人会因为分数没有长进而对我这一年复读生涯产生质疑,这是让我最害怕的,说来也可笑,当时竟然不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前途而紧张,而是害怕丢掉了年轻的尊严。
真正心慌了之后,只能做出改变了,我调换了座位,放弃了篮球场,因为当时最拉分的弱项就是英语,一直在六七十分徘徊,所以我每天早读比别人早去半小时背单词,午休在教室做英语试卷,晚自习去办公室找英语老师讲题,当时也不知道是否管用,最终高考成绩英语考到了100分以上(满分150),虽然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说,却是最好的回报了。
在高考这件事上,我的确不算是一个榜样,最后的结果也只是上了一个差强人意的大学。只是想说,不要因为一时的迷茫而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在高考这个公平的竞争中,只要真的付出了,多多少少一定会有收获。如果还没参加高考的人能看到,我想告诉他们,高考之前,你是一条鱼,在水里自由舒服的遨游,高考之后,你就变成了一只鸟,在天空自由的翱翔。高考不是万事大吉,也不是尘埃落定,只是奋斗的环境改变了而已。
在一位公众号大V那里看到一个小故事,他问一个朋友,你的孩子今年高考,你作为家长都做了什么准备?朋友微笑着回答,等他出了考场,我会给他一个拥抱。又问他,如果他发挥失常了呢?这位父亲认真地说,我会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看着很暖心的回答,希望父母们在殷切期盼着子女金榜题名的同时,也真正地爱着他们,不要因为他是考上清北的儿子才爱他,爱他,只因为他是我的孩子,压力只放到学习上,不要压在孩子心上。
高考真的来了,希望每个学生不留遗憾,每位家长心存爱意,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