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永亮 通讯员 蒲苇) 近日,来自北京的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纪录片导演、书画家周瑟瑟,在参加完贾樟柯导演发起的“吕梁文学季”之后,特意赶到吕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给孩子与老师们上了一堂诗歌课。
在诗歌课开始之前,周瑟瑟一行在教学楼门口与去做课间操的孩子们相遇。当孩子们得知他是今天要给他们上课的诗人后,纷纷跑来用手语与他打招呼,他搂着孩子们,与他们交谈、合影。
周瑟瑟以南京轮椅上的女诗人王忆的写作成长故事来激励同学们。王忆出生时就患小脑偏瘫,无法行走,她9岁时歪歪扭扭地开始握笔写字,10岁开始记日记,18岁发表了第一部小说,25岁确立自己的作家梦。她用一根手指在电脑上敲出大量诗歌与散文,已经出版了随笔集《轮椅上的青春》《在轮椅上奔跑》,诗集《爱,不能等》《等待春天》《爱,无止息》《在静寂里逆生长》等7部。
周瑟瑟对同学们说:“诗歌与弱者站在一起,但其实你们也是生活的强者,你们战胜了疾病,虽然你们身体上有残缺,但这种残缺可能会给你带来文学艺术上的特殊感受,让你拥有独到的生命体验。”他鼓励同学们尝试诗歌写作,把自己的生活感受以诗的形式写下来。
周瑟瑟与同学们分享了王忆的《轮椅上的奔跑》《黑洞与黑瞳》《轮椅上的青春》等诗歌作品。他说:“王忆的诗的基调是明朗的,诗中可见一个90后女孩的浪漫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朗诵艺术家孙美琴给孩子们朗诵了王忆的多首诗,孩子们听懂了王忆的诗,对她的诗非常喜欢。
他还向同学们讲述了墨西哥著名画家弗里达的故事。他去年参加第七届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时,专程去墨西哥城参观了弗里达的故居“蓝房子”。弗里达的一生长时间受到身体损伤的侵害,6岁时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中学时经历了一生最大的一次事故,这件事改变了她的命运。她乘坐的巴士与一辆电车相撞,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穿进她的腹部,那次事故使她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且一生都要与铭心的痛苦为伴,她花了很长时间才能正视这一切。她浑身打满了石膏,没有人会相信她会活下来。她在病愈过程中画了第一张自画像,从此她开始以绘画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她把痛苦移植到艺术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女性艺术家。
他还给孩子们讲解了他的诗歌代表作《林中鸟》,告诉孩子们亲情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从小就要知道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教育与培养。
周瑟瑟还向吕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学校赠送了自己的诗集《犀牛》《世界尽头》,并接受了孩子们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礼物“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