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复杂,涉及部门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较为突出,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那么我们改革措施具体有哪些?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李锦生:
在统一审批流程方面,一是精简规范审批事项,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审批事项,并根据改革推进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推进并联审批,以前都是串联审批,一项批完再批一项,前后用时特别长,这次改革把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一家牵头部门负责协调相关部门限时办结。三是分类制定审批流程,我们已经制定了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各市要进一步细化。四是实行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压缩整体审批时间。五是推行区域评估和告知承诺制。
在统一信息数据平台方面,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省里正在统一建设省、市两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覆盖省、市、县三级应用,6月底前基本建成并与国家审批系统对接,11月底前与各部门信息系统对接,年底前全省所有的工程项目都要纳入系统管理。审批管理系统承载着国务院和我省改革的各项举措,改革的成效也要通过系统来体现,只有建立完善的审批管理系统,才能为统一审批流程提供信息化支撑。
在统一审批管理体系方面,要实现“四个一”,具体来说,要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用“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要“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以前是各部门分散设立窗口,现在要统进统出,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管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要“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每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按照清单提交一套申报材料。要“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制度。在统一监管方式方面,要同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涉及的中介服务,今后的市政公用服务也要实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
问:近些年大家对“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耳熟能详,请问这项工作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李锦生:过去筹备一个工程项目,要向土地、规划、环保、住建各个部门挨个申请,哪个部门出现问题了,项目就不能按计划实施或者彻底搁置了。破解这个难题,我们的改革不仅是审批工作的规范和统一,更重要也更难的是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国家提出整合各类空间规划数据资源,通过统一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还有环保、林地、水利等规划数据标准,逐步消除各类规划矛盾和差异,形成“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以此为基础,各部门协调规划要求,提出建设条件,政府提前筹划储备项目,加快项目生成落地,后续的审批就是系统的数据核查了,直接破除部门审批壁垒,提高审批效率。
从项目主导向规划统筹转变,从部门碎片式管理向政府综合管理方式转变,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是政府发展理念和治理体系的整体变革。但是也只有这样的改革,才能显著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可预期性和获得感,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提升我们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今后建设单位免费获取政府提前做好的环评、能评等区域评估报告,了解项目在该区域是否可行,项目报建前期向政府提出申请,文物勘探、市政设施等审批事项由政府统一服务完成,项目进入报建阶段,审批全流程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由牵头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实行限时并联审批,多证照统一出件。另外,政府还在各级政务中心设立全程咨询代办的服务,直接大幅降低办事单位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陈一彬)
本版稿件均据《山西晚报》